主页(http://www.kuwanit.com):希捷IP硬盘出货,但创意不是来自希捷
希捷IP硬盘出货,但创意不是来自希捷 by 西瓜哥
2014-08-05 高端存储知识
大家周二好。
昨天西瓜哥没节操的人流广告DOSTOR居然也登出了,西瓜哥反正是破罐子破摔,节操都掉地上了。DOSTOR你这么做,不怕网友吐槽啊?
大家经常很奇怪,为什么西瓜哥为啥总是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其实,西瓜哥的很多内容都是来自国外很多著名的IT博客,根据他们的观点再结合西瓜哥自己的理解写成我每天的学习心得。很多网友问西瓜哥经常看那些网站啊,StoragMojo网站就是西瓜哥经常光顾的一个网站。
该网站是著名的IT博主Robin Harris的博客网站。Robin是一个高产的存储博客作者,经常在各种媒体看到他的文章。他也是美国的TOP 10分析师博主之一,在美国有很高的人气。
而在昨天,Robin发布了一篇文章”Seagate’s Kinetic vision shipping – but not from Seagate“,今天西瓜哥来解读一下。
-------------------------
大家还记得希捷的IP硬盘战略”Kinetic开放存储愿景“吗?很离奇的是已经有其他产品体现了一样的主意,但不是希捷。
很奇怪吗?
华为的UDS(Universal Distributed Storage)系统2年前发布,它采用华为自己研发的智能磁盘。每一个UDS硬盘有一个子卡,上面有ARM处理器,内存,两个以太口和软件。
该软件实现一个分布式的哈希表,一个key-value存储和两个集群,一个是对象存储服务控制节点(OSCN),一个是通用分布存储节点(UDSN)。
OSCN提供一个基于对象存储服务的访问接口,其主要用来处理和控制客户端的请求,建立一个对象传输通道,管理元数据;而UDSN用来存储和复制数据和元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华为可以在4U的高度封装75个硬盘,从上面插拔硬盘的盒子带有两个交换机,因此每一个硬盘可以和两个fabric和两个逻辑集群通讯。电源消耗大约3.9w/TB。
除了希捷,HGST据报道也在试验智能硬盘,其在磁盘控制器上直接运行Linux。但这是一个在软件丰富性和可预测的时延之间困难的妥协。
StorageMojo的看法
全局可路由存储、高级跨磁盘的纠删码、一个标准的对象存储接口、不是叉车的有机滚动升级,所有这都依赖一个量产的低成本的砖:智能磁盘。
就像StorageMojo去年说的一样:
把RAID控制器从堆栈中拿走,可以减少延迟,消除主要的成本和bug池,这是一个好事情。这也使得硬盘厂商抵消企业硬盘销售下滑造成的利润损失。
把需要的智能分布到最可能低的层次——硬盘上,使得其比当前的基于服务器的DAS扩展性更好,更经济。其临界点是存储服务器聚合的,可缓存和低成本的磁盘连接的价值(因为网络的带宽比内部DAS的带宽更加昂贵)和去掉存储服务器层带来的优点的对比。
代替成千上万的RAID控制器,几百万块智能硬盘具有对象储存的所有优点。这将进一步减少运维成本和bug。
关键是这个架构是一个系统级,而不是磁盘级的,使得硬盘厂商不太适合提供。华为的方法是有前途的,也体现出能做什么,如果磁盘厂商可以鼓足勇气去做的话。
------------------------------
上面这段文字只是西瓜哥从Robin的博客翻译过来的,原文的链接西瓜哥也放在文章的最后,英文好的可以直接看原文。
关于IP硬盘和华为的UDS西瓜哥以前也略有提及。华为主要在长期保持海量数据的场景下推荐这款产品:
其技术的核心是智能硬盘和DHT分布式哈希环实现去中心的架构:
今天看到Robin的文章,西瓜哥感觉比较意外的是,美国著名的IT人士也这么认可一个中国厂商的技术。这种场景出现的机会并不多见。看来华为的UDS使用应该是越来越广泛起来,因此也形成了一些影响。原来一说UDS,西瓜哥就联想成都机场的那个广告”谁发现了上帝粒子“,现在据说凤凰卫视也采用UDS来代替磁带库,取得良好经济效果,综合成本不见得比磁带库高。看来UDS还真是一个大容量低成本的云存储方案。
现在西瓜哥突然想起爱数3年前打的广告“谁说国产无创新”。虽然IT的创新基本都在硅谷,但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本来就在硅谷有研究机构,因此,研发已经没有国界了。因此,中国的企业能够实现局部的领先以后估计越来越多。
好,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再往下写估计大家的回复都是这样的话:”广告贴,鉴定完毕“。明天见。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