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历史自己创造 历数富士数码时代初期相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FUJIFILM)史建于1934年,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集照相器材、胶片、数字感光元件、冲印和后期制作设 备三位一体的大型影像企业,其业务包揽一幅作品从创意、摄取到最终冲印的全部过程。中国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熟悉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富士胶卷,其远远低于国 际市场价格的倾销行为使普通100度胶卷轻松跌破20元大关,打破了柯达垄断的美梦,也扼杀了数家规模不大的国产感光材料厂家,直到今天业内对富士当初的 行为依旧是毁誉参半,颇多争议。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相机只不过作为富士胶片品牌形象的延伸而存在,因此同样是老牌企业,富士却并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精典胶片机身。今天它之所 以能够跻身于主流相机品牌,还要归功于数码字化浪潮对照相器材市场的冲击。当胶片这个支柱产业无法为富士撑起一片蓝天时,发展数码相机就成为富士生存的必 然选择。以"finepix"命名的系列数码相机应运而生。
虽然富士的数码相机起步并不算早,但是这个坚持"原创"的品牌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super CCD 、富士珑EBC镜头、RealPhoto 影像处理器三项自主研发的优秀元件,富士实现了数码相机核心部分的自给自足。在胶片和冲印领域的经验积淀使这个品牌对色彩的理解更加透彻,富士相机独有的 反转片模式深受欢迎。不过这个品牌的发展并不是一片坦途,也曾出现过加入XD卡阵营这样显而易见的败笔。早期富士产品均以"finepix"加数字命名, 随着数码相机普及,富士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也逐步过渡到字母和数字结合的命名方式,出现了高端的S系列,面向摄影爱好者的F系列,兼顾多方面的E系列和卡 片机Z系列等几大类产品,涵盖了从单反到口袋机的全部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阵容还算整齐。如今富士逐步放弃质次价高,设计失败的XD卡,开始接受普及化 的SD卡,产品竞争力上了新台阶,前途一片光明。
借鸡生蛋成就单反辉煌——"S*pro"
S*PRO系列是富士唯一的单反产品,和大多数没有机身制造能力的厂商一样,富士选择了尼康作为合作伙伴,因此历代S*PRO都是改进的尼康单反机身,尼 康F镜头卡口,D-TTL和i-TTL闪光测光系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富士可以方便的获得尼康庞大的镜头和闪灯产品支持,不存在销售的障碍。另一方面,也 是SxPro与同代尼康单反最大的不同,富士使用自制的super CCD作为单反的感光元件,配合自家图像处理系统,使得历代SxPro 的动态范围和色彩表现都有超常的发挥。其输出RAW文件能够保存更多的信息,配合专用的富士RAW格式专业处理软件HS-V2软件具备强大的后期制作空 间。这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富士单反大受欢迎,特别是不少对人像拍摄有较高要求的影楼行业甚至把它看成必不可少的标准设备。
富士FinePix S1 Pro
富士的第一代数码单反S1pro诞生于世纪之交,基于尼康F60机身开发,是第一款使用SuperCCD的专业相机,340万有效像素在七年前居于领 先地位。之后富士又以两年一款的速度发布了S2pro、S3pro和今天纵横市场的S5pro。其中S2pro基于尼康F80机身,整体素质远超 S1pro,S3pro则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手感。唯独最新的S5pro让人看不懂,几乎照搬尼康D200的机身,没有了一体化竖拍手柄的人性设 计。
富士FinePix S3 Pro
代表机型:S5pro
S5pro再度使用了尼康机身和富士超级ccd这一黄金组合,通过Super CCD SRⅡ带来了1200万级别的总像素(617万S像素和617万R像素),这点和S3pro并没有实质的不同,不过它的图像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 ISO3200最高感光度和更高的动态范围。
富士FinePix S5 Pro
有别于前几代产品,富士并没有在修改尼康机身上投入精力,几乎照搬了尼康D200的整套设计,甚至包括对焦系统。这样对成本控制,简化生产环节甚至故 障问题维修都有莫大的好处,但负面的问题就是和尼康D200的竞争就要变得赤裸裸了。拼速度,单张照片细节保留更多的富士肯定拼不过尼康,那么要是拼画 质,似乎也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比较配置么,二者一样,富士也把原生的竖拍手柄给精简了。也许,唯有模拟传统胶片色彩模式的存在保住了S*pro系列风 格的传承。
本文导航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