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专访小鱼在家创始人宋晨枫:智能家居需要不同的入口
本报记者 杨清清 北京报道
早在10年前便被提出的智能家居概念,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其热度正逐年攀升。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预计2016年、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
从2017年开年的CES展上,也能一窥智能家居的风光。不过,今年业内对CES展上的智能家居产品整体并不满意,其疲惫的创新力与模式被广为诟病。相较之下,以亚马逊Echo为代表的智能家居语音交互终端成为最大的看点之一。
所谓智能家居语音交互终端,是指连接家中的智能家居,并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加以控制的产品。承载Alexa智能语音助手的Echo为智能家居打开了一个入口,可以连接、控制联网家居设备,无缝接入电商网站等平台,成为智能枢纽和控制中心。
无独有偶,近期智能机器人公司“小鱼在家”与百度也联合推出一款智能语音机器人。小鱼在家创始人宋晨枫认为,目前这一领域还是极为初期的市场,巨头在涌入,用户有待教育,今年将是智能家居语音交互的破局之年。
本土尝试
《21世纪》:今年年初的CES展上,小鱼在家与百度联合发布了智能语音机器人。然而早自2014年,亚马逊已推出Echo并受到极大关注。可否将小鱼在家的这款产品理解为是在与亚马逊进行对标?
宋晨枫: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个产品确实是亚马逊的Echo再加一个屏幕和摄像头。但正因为加入了屏幕和摄像头,所以它的应用场景更加宽阔。尽管我们看的方向与亚马逊、谷歌一致,但中国家庭与外国家庭的适用场景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这两款产品有一定可比性,但又有很大的差异化。
《21世纪》:中国家庭与国外家庭适用场景的区别在哪里?
宋晨枫:相较于国外而言,中国家庭中会大量存在老人与孩子的家庭社交,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考虑要素。例如,孩子对智能设备的搜索需求更多是围绕娱乐和教育,娱乐需要图片、视频、声频等内容,教育更多是孩子们搜索与作业相关的内容。因此,这时就需要视觉辅助,也就是利用屏幕去辅助展示。机器与人交互最有效的方式是图像,信息传递的效率更高,这也是未来行业显而易见的一个方向。
《21世纪》: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亚马逊已经推出了Echo,谷歌也有Google Home,你如何看待小鱼在家与百度联合推出的这款产品的入局时机?会不会有些晚?
宋晨枫:在智能家居的智能语音交互终端这个领域,我们是中国的开创者,也是国内的领先者。本次与百度的合作也会加速这个市场的成熟。目前这仍旧是新的品类与市场,需要得到教育。在美国,如果不是亚马逊、谷歌这样的企业来推动,市场接受会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我相信,今年中国的这个市场会出现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用户认知层面的变化,开始意识到有这类产品的存在了。
《21世纪》:我也了解到,阿里巴巴今年也可能推出类似的产品,包括联想今年在CES上也有推出智能音箱,你如何看待你们的产品特点和优势?
宋晨枫:我们的特点是市场的先行者,目前已经推出了这样的产品,对用户需求、渠道、产品功能也有自己的掌控。联想的智能音箱目前是接入Alexa的,主要针对国外市场,并且在我看来,在中国家庭中,没有屏幕的音箱品类仍有局限。但毋庸置疑,大家在共同教育这个市场,会推动市场对于智能家居中的语音交互认知度的提升。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