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云”智能家居,谁执牛耳?
2011年10月底,以一场轰轰烈烈的专业安防展会为契机,智能家居行业在万众瞩目中登上了主流舞台。
日前,“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公共安全博览会”(以下简称CPSE安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据展会组委会透露,本届安博会吸引了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参展。其中,智能家居产品线占到展馆总数的四成左右。经过十余年的概念推广和市场吞纳,智能家居终于在参展数量上首度接近于传统的安防企业。
屯兵安防展,智能家居谋变市场
本届安防展,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既有传统的国际安防行业巨头,又有类似海尔这样全力主打智能家居产业的民族品牌巨挈。在本届展会上,传统的安防行业与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区隔也显现出日渐模糊的趋势,双方在产品和市场方面开始出现交叉和互相渗透。
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浪潮,最具潜力且应用广泛的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型产业之一。近年来,寄望于物联网的良好前景,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陆续加入进智能家居产业链,由此带来的行业的推广和品牌运作趋势在逐渐加强。
这是行业向好的迹象。但是,智能家居作为一个酝酿了十余年的行业,一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一种昭示着未来美好住居前景的生活方式,在起伏不定的市场风云中却频频“抛锚”,徘徊于“美好的概念”与“现实的市场”之间,几近于难产。受制于行业规模,企业的市场业绩也大都增幅缓慢。智能家居的市场推广之路,走得比预想中竟要艰难。
纵观智能家居行业,目前真正具备较大产值的企业似乎并不多。以民族品牌海尔为例,其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第一代网络家电的雏形,并对其“U-home概念”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但截至目前,其年产值和海尔集团强大的家电集群相比,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放眼国内,其他智能家居企业真正具备较高产值的也并不多。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症结就集中在行业规模上,只有整个行业兴盛发展,企业的市场方可焕发生机。
可喜的是,智能家居企业已经在主动积极求变。包括对产品技术的升级,在产品功能上添加更丰富更实用的功能,增强产品功能的实用性;在系统稳定性上进行提升,增加整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海尔为例,其在今年安博会期间重点展示的“云社区”、“云服务平台”,就是将不断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3G通信技术进行了应用整合和系统功能的提升,代表了智能家居行业目前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模式,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房地产商的青睐。
与地产联姻,加快产业推广布局
在欧美的影片中,经常出现描述生活舒适的镜头:豪华轿车缓缓驶向车库,车库门自动开启;停好车,车库门缓缓降下,自动锁好,主人公则扬长而去,一脸惬意的走进别墅休息。而在中国,则是一幅充满戏谑的对比:在影片《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潜入小区偷车成功后对保安的冷嘲热讽,令人忍俊不禁。这是细节的对比,试想如果应用了智能家居中的社区监控功能,则“刘德华戏弄保安”这样的“喜剧”一幕就不会上演。
目前,作为最主流的推广渠道,与地产“联姻”的模式正被企业用来加快智能家居产业布局和市场推进速度,也有越来多的中高端社区居民享受到了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与便利。例如:区别于传统的模拟对讲功能,可视对讲不仅可实现实时通话和实时图像传送,业主不在家时还可启动访客留影。而在海尔“云社区”的功能中,又添加了可以在电视或电脑上打开门禁的功能。想象一下,周末你正在家看电视或上网,有人按门铃,你就可以不用跑到门口而是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就可以打开小区单元门或别墅门。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可视对讲,类如家电远程控制、灯光自动感应和集中控制、多屏互动、家庭影院控制、车库联动、电梯联动等扩展功能,则更让人大呼过瘾。
目前受制于行业规模和产业推广进度,与地产联姻的模式还是大多数智能家居企业推广的主流模式,零售占比在各家企业的市场中份额并不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家庭的家居消费观念,先后被 “坚固”、“美观”、“品位”等词汇所主导。而今,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观念的更新,以及消费者对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度、愉悦度的重视,整个智能家居业整体氛围日渐多样化。
(责任编辑:ioter)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