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互联网+制造业”再成焦点 融合之路怎么走
“互联网+制造业”再成焦点 融合之路怎么走
近期,备受争议的“宗庆后炮轰马云‘五新’胡扯”事件成为业界焦点,并再度引发“互联网与制造业分歧与融合”的热论话题。不可否认“互联网+制造业”是大势所趋,“正如基础设施是电,制造业没有电肯定不行,而未来互联网就是制造业另一种‘电能’,是社会之中的基础设施。”李春伟如是说。
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雷声轰轰烈烈,纵观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加工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现状,不难看出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整个行业尚未找到与互联网融合的切入点,如何利用互联网发展、升级,盈利,都还在摸索的征途上。
“互联网+制造业”再成焦点融合之路在何方?
例如家电企业,许多知名品牌一直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但剥开外壳看内核,大家在做的其实只是将产品设计更趋于智能化、网络化,而不是真正的融入互联网理念。但也有在“互联网+制造业”的路上践行的探索者,许多优秀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并尝试,将企业与互联网进行有效并且深入的真正融合。
融合能带来哪些好处
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不充分、体制对经济有约束力,原有经济格局长期难以突破,而互联网技术颠覆性的带来了打破僵局、提升效率的历史性机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维度效率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形成质的提升。
互联网的出现,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也倒逼促使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实力,推动研发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的存活和发展。而无法适应互联网变革速度的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市场落后产能将自然地被淘汰掉,整个市场的竞争力会更加充分。
互联网同时也是不可否认的强大营销工具,它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业务网体量瞬间无限延展,同时降低企业内部的营销成本与人力成本,是企业在当今竞争市场中推广宣传最有力的渠道。
而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优化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互联网能够有效整合制造业产业上下游的优质资源,形成企业可以获取产业链条任一环节服务的资源集群。
责任编辑:李晴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