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机,变身!
“智能手机,变身!”
然而近日,美国权威网媒得出最新结论:“可穿戴设备已死”。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穿戴设备市场被证明十分脆弱,目前已经有许多公司成为牺牲品,他们消亡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被苹果智能手机踢出历史舞台的厂商。尽管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谷歌公司为代表的智能眼镜Google Glasses在过去几年的确抢镜,他们的后劲却让人失望。
“微创新”深陷瓶颈,“吓尿”别人越来越难人类的未来一定有智能手机的席位,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如果说一年前人们出门前必备三样东西:手机、钥匙、钱包,现在却已“合三为一”。钥匙因为密码锁、指纹锁而让位,电子钱包几乎覆盖一切消费渠道,手机成为人们出门唯一必备品。
比如,未来我是否可以选配一个外接键盘,让手机随时随地变身微型电脑,实现移动办公;是否可以外接车载模块,在拥堵路段无法按时达到会议目的地时,将自己全息影像投影到会议室,同时实时直播会议情况,行驶中的车厢就可以变身会议室?
于是,在办公室、会议室、餐厅、街道、车站、家里,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相互成就了彼此,手机制造商和APP开发者也相互成就了彼此,一起推着人们往互联互通的路上前行。
如果说苹果APP Store与软件开发者们共同延展了智能手机的应用功能,软件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开发到极致后再难有所突破。手机同质化日趋严重,对于发烧友来说,寻求硬件开源已是必然出路。
你会爱上手机人工智能吗?这是科技异托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目前,苹果、谷歌、三星、华为等巨头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尝试,或即将做出尝试。
可穿戴设备占有市场需要依托于成熟的后端运算能力、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先的交互技术,才可以真正实现在错综复杂的信息黑洞中,做到万物互联。而这些“硬条件”的建立需要时间,可以预见的将来,智能手机无疑是人工智能最便携的载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消费周期拉长,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饱和,而智能手机基于底层的创新已近瓶颈,产品创新越来越难,很多产品看起来大同小异,产品竞争更多是营销策略的竞争。你玩饥饿营销,我打情感战术,但是,产品呢?
这个脑洞开得够大,也够有创意。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正遭遇成长的烦恼,我们也已经很久没被它吓尿了。
智能手机时代似乎已走上了PC的老路,产业链越来越成熟,产品形态越来越趋同,创新也越来越难,颠覆性的创举越来越少。
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我们不禁好奇: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吓尿时期,会是什么样?
想象一个AI手机陪伴的一天:你携带手机走进会议室,人工智能从语言上识别你的需求,自动连接投影仪开始播放PPT,或是自动进入录音、记录模式等;你过了饭点依然停留在座位上,人工智能会自动提醒是否需要叫外卖,并根据你的平时喜好、外卖价格和送餐速度等自动做出最合适的选择……甚至在商务谈判中,他会根据你的交谈信息,实时给出策略建议。
Moto Mods模块,相当于智能手机的硬件开源,用户自由选配搭载,智能手机可以“变身”。举例来说,目前已发布的5个Moto Mods模块,可将手机变身成专业相机、便携投影仪、立体扬声器、续航电源或时尚背壳,其中摩眼-哈苏摄影模块HASSELBLAD TRUE ZOOM与顶级相机品牌哈苏合作,10倍光学变焦,把手机摄影带上一个新高度,摩影-投影模块则可在任意平面投放70吋超大画面。
1234
今天的人们已经深切体验到移动互联网的好,也都知道万物互联是未来。互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人掌控着出口和入口。可穿戴设备的举步维艰预示智能手机是目前最合适的物联网接口,而智能手机模块化,则进一步拓展了手机的外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它成为智能手机进化的下一步,未来,就像变形金刚大喊一声“汽车人,变身!”启动战斗模式,每一个平凡的你也可以随时召唤: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