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陷入泡沫中的儿童智能手表
也许电影制作方的初衷只是提高社会对于打拐话题的重视,但这却无意中唤醒了儿童智能手表这个产品在国内的发展。
唐繁回忆称,在当时,白牌厂家大多以手机制造商为主。“那些做山寨机的厂商,竞争力已经很弱了,有些公司为了去产能,就往这个新的增长点转型。”
在实际的产品市场依旧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销售数据和生产数据之间的泡沫开始出现。
从兴盛到洗牌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教育,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两部电影完成了。
艰难的市场开拓2014年9月,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智能手表Apple Watch。巨头的加入,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重重地添了一把柴火。
另外,白牌产品的较大比例,意味着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都没有品质上的保证。一般而言,在生产手机时,这些厂商只需要将零件拼装起来,就可以出货。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Wherecom最初的功能还略显简陋。它的交互过程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来完成,用户在获得短信中的地点坐标后,再通过电脑来确定位置。不过在那时候,这种功能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要。
但是生产可穿戴设备的逻辑与手机并不相同。
这个“新业务”新业务的诞生,让优美创新的管理层们第一次出现了转型的概念。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硬件,后台服务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GPS追踪器的技术基础上,优美创新推出了一款基于位置的云平台,名叫Wherecom。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繁向界面新闻记者描述了他们当时开拓市场时遇到的窘境。“我们找到经销商,向他们介绍我们的产品;但是他们反倒问我们,迪士尼的卡通表也就卖一两百块,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卖那么贵,”听到这些话,唐繁哑口无言。
“当时360想要做一款儿童手表,就是后来的360儿童卫士,找到我们来合作,我们做ODM,它们提供软件后台,之后就推出了第一代的儿童卫士,”唐繁说。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在当地,市民们的日常出行大多依赖贡多拉小船。不过,这些小船在停泊时往往难以管束,水面上经常会出现船只乱飘的情况。
另一个让卫小宝难以开拓市场的原因在于产品的定价。其第一代产品的价格为499元,比当时市面上的儿童手表在价格上要高出一大截,这让顾客更加抗拒。
这使得市场的销售数据飞速上升。他估计,在2015年,儿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就达到了2000万只,但可能其中的2/3都是白牌货。
在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卫小宝开始尝到甜头。唐繁说,卫小宝现在每年的销售增速达到100%,全球挂载Wherecom系统的手表也有百万级。
在未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双方分道扬镳。翌年,优美创新就推出了卫小宝品牌,生产儿童手表。
在谈到那场合作和双方的理念差异时,唐繁依旧有些不平。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国内有数千万儿童与父母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这让沟通问题成为了刚需。
除了国内市场外,卫小宝也凭借着过往的优势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它们的产品KidFit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售卖;而Wherecom平台也在欧美,澳洲、东南亚等地开始部署。
阅读更多有关创投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这类事件的出现让白牌儿童手表成为了一场笑话。“本来是保障儿童安全的,现在反而让他们安全不了了,”唐繁对此也很无奈。
然而这种兴盛不仅吸引了大厂商,行业有利可图的状况也吸引了许多小厂家。这些小厂家大多数集中在深圳华强北等地区,它们生产的产品大多没有品牌,被称为“白牌”。
优美创新创立于2006年,创办之初,它们还叫“优美通讯”。那时候,能够在中东、欧美等海外地区淘金的公司少之又少,但优美创新却是其中的一员。它在当时的主要定位是手机ODM设计制造商,接收诸如沃达丰、Orange等海外运营商的订单。《南都周刊》2012年有关这家公司的一篇报道提到,它们在2011年实现了销量500万台,营收1亿美元的业绩。
事实上,消费者们对于儿童智能手表的认知程度,确实有所提高。市场调研机构赛诺中国的数据显示,2015年,儿童手表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品牌认知度达到了44.5%;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只有10%。
也有的厂商选择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在手表中加入更多的休闲娱乐内容。但唐繁认为这并不可取。“这还是在用做手机的思维在做手表,不断做加法,但这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他说。
在自己的产品中,优美创新加入了以Wherecom为基础的定位功能,能够以GPS、LBS、Wi-Fi三种技术进行定位;另外,通讯功能在产品中也得以被保存。唐繁说,卫小宝当时做出来的是市面上最早的定位“儿童电话手表”。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优美创新也许会在之后成为又一个国产手机品牌。但一次威尼斯之行,改变了这家公司的发展轨迹。
“除了拼装之外,可穿戴设备还加入了连接的环节,这需要厂商将服务器、云等软件加入到设备中并进行后续管理。白牌厂家没有背后的技术,所以制作不出质量达到要求的产品。这个行业本质是有门槛的,做一个原型容易,但是做成熟的产品难度很大,”唐繁说。
从手机到手表“进入儿童智能手表这个行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偶然的一件事情,”优美科技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唐繁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然而在之后的合作中,两家公司在理念上开始出现分歧,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核心功能上。作为一家做安全软件出身的公司,360希望突出产品的安全性,因此它们希望延续定位功能在产品中的核心地位;而此前一直做通讯的优美创新则认为,既然产品的定位是儿童,那么解决人与人的沟通比定位更重要,应该在产品中加入通讯功能。
片中最打动人的一幕出现在黄渤于派出所找到孩子的场景。面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男人,惶恐的男孩带着哭腔对民警喊着“把他们抓起来”。镜头一转,心力交瘁的黄渤在派出所的楼梯上无助地嚎啕大哭。
行业的洗牌不仅淘汰了白牌厂家,也让存活下来的大厂家们感受到了压力。如今市场的共识是,只有继续夯实技术基础,公司才能支撑下去。
“那时候,威尼斯当地的警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当地的团队就为他们做了一款GPS追踪器,让他们可以装在船上来进行定位,”唐繁回忆到。
自2014年以来,儿童智能手表在国内的出货量呈阶梯状上升趋势。在2015年9月举行的清科集团“第九届移动互联网投资论坛”上,可穿戴硬件创业公司磁石科技的CEO李志华提到,在2014年,儿童智能手表的总出货量只有几十万台;到了2015年,每个月的出货量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当时他表示,行业内已经有人预计,到2020年年销货量会达到5000万台。
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也在这波浪潮中成为了儿童智能手表大军中的一员。2014年,深圳优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美创新)推出了旗下的儿童智能手表品牌“卫小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白牌厂家选择的途径是找外包服务商,制作一个简单的后台。这样的后果是儿童相关信息的泄密。今年4月,有新闻称,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济南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也报道了一些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隐患,易被黑客进攻的问题。
之后,经销商们再次找到卫小宝要求提货,但这次他们要的不只是一两只,而是几十只甚至几百只儿童智能手表。
至于定位,他则认为已经没那么重要。“我们做过研究,在用户购买产品的三个月后,定位功能的使用频率就大大降低,”他说,“而且技术也不可能让定位精准到一两米之内。”
在供大于求和质量不过关两大问题的影响下,儿童智能手表行业从2016年开始了洗牌。唐繁表示,现在市面上很多白牌已经销声匿迹;他估计,更剧烈的洗牌过程会在明年到来。
到了2015年,除了卫小宝之外,搜狗、乐视、华为等大厂家都纷纷进入了这个行业,希望分得一杯羹。这些公司的进入,推动着行业从萌芽期快步走进了成长期。
作为这个行业最早的一批进入者,在某种意义上讲,卫小宝是儿童智能手表从寂寂无名到快速崛起,再推倒重来整个全过程的见证者之一。
然而随着可穿戴泡沫的破灭,儿童智能手表这个领域在到达顶峰之前,也已经呈现颓势。到了2016年初,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开始洗牌,整体出货量的增速减缓,无数品牌也随之消失在了消费者的视野中。目前,市面上仅剩下硕果仅存的一些品牌,其中包括了许多用户耳熟能详的小天才,而卫小宝也得以避开这场风波。
但与此同时,业内对于市场规模的估计却从过低转向了过高。唐繁告诉记者,对于儿童手表来说,目标客户群体就是4岁到12岁之间的儿童;而这部分的人口总额在国内最多也就1亿,对于产品的更新频率也不如手机那么强。
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引得无数企业投身其中。有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的儿童智能手表生产商已经超过600家;《中国产经新闻》则报道称,仅珠三角地区就有300多家企业加入战团。
“渠道的引导,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他表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