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表的前世今生:谈谈早期的智能手表系统
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LiveView 自带了很多实用功能,比如短信提示、未接来电提示、日历等,还支持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站,甚至连 RSS 都支持。还可以在 Google Play里下载到数量众多的插件扩展功能。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Sony Ericsson LiveView外观及配件
1940年,第一款可计算手表诞生,他的牛逼之处在于,这竟然是机械手表做运算。智能手表兴起也有好些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综合介绍智能手表操作系统的文章,本次小编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完整的智能手表世界。
2. 智能手表的历史1940年,第一款可计算手表诞生,他的牛逼之处在于,这竟然是机械手表做运算。如果你觉得这并不算智能的话,我们看看下面这款:
系统基本功能
这款手表能够运行大多数PDA应用。与其他的掌上系统设备一样,它们与电脑同步或交换信息,具有红外端口、虚拟键盘和触摸屏。它支持的涂鸦手写识别系统的功能。一个小的手写笔可以操作。按钮和一个侧面开关协助导航列表和菜单。屏幕分辨率相当于Palm III。此外,还有Palm系统允许红外线发射器作为电视遥控器,但传输距离不远。手表使用了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在待机模式下,电池可以持续一周以上。该设备有一个手表程序,有几个“手表盘”,不断显示时间。用作手表模式的电池使用时间是1 2天左右。
1985年,爱普生,没错,做打印机的那个大家伙,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可以运行应用程序的平台型手表,基于Zilog Z80系统,它可以通过Rom配件加载不同的应用程序。
2000年,IBM推出了世界上首款Linux智能手表!它被很多人认为是智能硬件的开端,不过在当时,人们正争辩手机对手表的替代性,IBM这一举动无疑让人觉得滑稽可笑——难道蓝色巨人就想这样拯救一个濒危的行业吗?不过时间荏苒,十年之后谁知道又会迎来一起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潮流。
3. 早期智能手表OS早期的智能手表功能比较单一,后来随着操作系统的兴起和发展,智能手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纪元,不仅仅依赖硬件,而且需要操作系统来扩展手表的功能。下面我们来看看早期都有哪些智能手表操作系统。
1998年精工推出的Ruputer智能表,具备16位3.6MHz CPU、128KB RAM和2MB存储空间,可加载任何针对该平台编写的程序,算是现代智能手表的真正雏形。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