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出货量连降5年,笔记本电脑路在何方?
作者:邻章
自2012年笔记本市场增速放缓以来,PC市场就似乎再也未曾迎来艳阳天,许多人甚至喊出了“PC已死”。但从最新的PC市场数据趋势来看, PC市场或许还有最后一波机会。
一、全球PC出货量连降五年,但跌幅大幅收窄,趋势企稳向好
销量预测数据,不无意外的是两家机构数据均显示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依旧处于同比下跌(Gartner同比下滑3.7%,IDC同比下滑1.5%)阶段。而这已是个人电脑市场连续五年下滑了。
但对于PC厂商而言,苦中作乐的一个好消息是:其跌幅但相对于去年同期的10.6%已经大幅收窄。为此IDC表示:“第四季度的结果加强了我们对市场稳定的预期,甚至可预见一些复苏迹象。”
趋势的向好,或让PC市场再度迎来新希望。对于厂商而言,抓住这一波新机遇,将尤为重要。但在此之前,PC厂商们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却是应当反思一下,为何PC出货量会在过去五年跌跌不休?其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二、PC出货量跌跌不休,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PC出货量为何会跌跌不休?一度的解释是:以iPad、三星等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和大屏智能手机的出现,蚕食、替代了消费者对于PC的换机要求。这种解释一度显得颇为合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看来,却是稍显片面,只能说是因素之一。悖论在于:既然iPad、智能手机代替了消费者对于PC的需求,那么为什么iPad、智能手机也都陷入了增速同比下跌的怪圈之中?以iPad为例,苹果财报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iPad销量1308.1万台,同比下滑19%。而作为对比,我们却看到:联想电脑在2016年第四季度销量近1570万台(IDC数据)。而苹果自家的Mac电脑,其全球市场排名却从2012年的第八名上升到如今的第五名。而从现实来说,iPad也并未走进每家每户。
那么PC出货量跌跌不休的问题根源究竟出哪里?个人认为PC市场出货量跌跌不休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历经多年发展的PC市场已从此前的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但PC厂商们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市场转变形式,没有有效的满足消费者对于PC的新需求。
此前微软CEO纳德拉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当我1992年来到微软时,我们常常会谈论我们的使命是把PC带入每一个家庭。到了90年代末,至少就发达市场而言,我们已实现了这一目标。” 可见历经多年发展的PC市场其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
但众所周知的是:相对于增量市场而言,要在存量市场取得增速要难得多,存量市场更依赖创新驱动,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而反观PC厂商在过去几年的动向,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PC厂商们并未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多数PC产品是:设计粗糙,材质低劣、产品笨重、便携性不强、续航能力羸弱、发热噪声大、屏幕显示效果不精细、对移动化趋势未能有效支持,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而在原本需要以创新驱动的存量市场中,这样的产品现实,着实难以让人燃起购物欲。
三、PC市场的增量出路在哪里?
既然找到了病根,那么在可能的新机遇面前,厂商应当作出何种努力,才能让这一可能趋势更快的变为现实呢?换句话说:PC市场的增量出路在哪里?个人以为,从对症下药来说,PC厂商至少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努力。
1.设计驱动,创造美感满足消费者的视觉需求
如我此前文章所言,在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已从以往的够用就好转向为品质、设计、美感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所谓颜值即正义,美就是生产力,对于视觉化的我们而言,产品首先需要满足的是消费者视觉美感需求。
而这也能 解释为什么Mac会在PC整体跌幅中逆势而起。很大原因就在于属于设计驱动型产品,消费者购买Mac,首要看中了其精美、优雅的设计。
所以对于PC市场而言,首要需要改进、重视的也是产品的工业设计,需要将PC从以往的用料简陋、设计粗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其朝着精美、优雅、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厂商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诸如此前戴尔发布的XPS系列,以超窄边框吸引了无数消费的注意。而日前三星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的“星曜”笔记本(国外市场名称Notebook 9),则又是厂商设计精细化努力的典型一例。与多数厂商在笔记本上惯用铝合金材质不同,此次,三星在“星曜”笔记本上采用了具备更高强度与耐用性且质量更为轻巧的铝镁合金,作为笔记本机身材质,而也正因为铝镁合金材质的这些优良特质,使得“星曜”笔记本能够在变得更薄更轻的同时具备足够的机身强度。我们看到的机身重量仅为799克,而机身厚度则薄至13.4mm。可以说:铝镁金材质锻造,微弧氧化(MAO)工艺、家族式的曲线运用配合钛光银、月光白、星空蓝三种优雅配色,最终打造出的是当前PC市场轻薄化的典型代表,整机精致而优雅。
2.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摒弃无效创新,以科技力量提供人性化关怀
这么多年的市场发展,要说PC没有创新,这显然有悖于事实。但令人尴尬的是:为何这些创新就是未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促进PC市场的增长呢?追根溯源还是在于这些创新没有刺中消费者的G点,落入了自娱自乐式的炫技式的无效创新的区间。市场创新需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指导,科技力量应当为消费者提供人文关怀。而此番三星在 “星曜”笔记本上带来的一些创新,个人倒是认为倒是值得其他PC厂商参考学习。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一窥三星对于创新应当以人为本的理解。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