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骁龙835终于来了“处理器变平台”背后是Qualcomm更大图谋
事实上,除去集成了千兆级LTE基带,Qualcomm骁龙835还集成了千兆WiFi基带,媒体评论说,“集成WiFi基带后减少了60%的外部连接组件,功耗降低最多50%,尺寸大幅减少了50%,这样的提升对终端厂商而言都极具诱惑力”。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Qualcomm要在5G商用环境还为成熟的情况下使用户拥有更高的速度体验,以满足来自对虚拟现实、高清视频传输等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事实上,从骁龙835开始,官方的正式对外说法已经变成“骁龙移动平台”,通过在处理器上集成越来越多的技术,Qualcomm试图向终端制造厂商展示其所能提供的综合价值。相对于处理器来说,“平台”一词能够更好的阐释Qualcomm核心技术所实现的整合的关键用户体验——拍摄、连接、续航、安全、沉浸式体验,而这些体验也不再仅为智能手机所独享,它们还将适用于汽车、物联网和移动PC等垂直领域。
很明显,来自CPU的巨大变革,才是大部分手机所谓“黑科技”的原始驱动引擎。但在Qualcomm骁龙835中,围绕更快充电速度、更小的尺寸、更好的摄像等所引发的还只是传统卖点上的进步,Qualcomm骁龙835身上,还有更多面向未来的元素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三点:千兆级LTE、沉浸式体验和机器学习。
Qualcomm要重新定义芯片的整体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用户实地体验到骁龙835可实现六自由度(6 DOF)运动追踪的VR体验,Qualcomm还与将在4月21日正式登陆中国的大片《超凡战队》发行方合作推出了线下体验环节,活动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西安六地的观众可以在“唯见科技VR体验店”体验什么是6DOF支持下的沉浸式VR体验--终端能够真实地感知到用户的移动,包括移动到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距离。这也就意味着,VR终端的视觉展现可以跟着用户的移动进行展现。
与沉浸式体验同在的是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骁龙神经处理引擎软件框架的全新升级包含对Google TensorFlow的支持,以及对具有Hexagon向量扩展(HVX)特性的Hexagon DSP的增强。该增强包括了对定制神经网络层的支持,以及对骁龙异构核心的功耗与性能的优化。采用机器学习的OEM厂商和软件开发商现在可以实现丰富的体验,例如智能摄影、强大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智能汽车与个人助手,以及极具响应性的逼真VR和AR体验。
千兆级LTE、沉浸式体验和机器学习
其实Qualcomm(高通)的骁龙835处理器在年初的CES上便已经正式亮相,一些具体参数也已经向外界公布,但3月22日Qualcomm正式在北京举行的骁龙835移动平台亚洲首秀活动,还是成功的吸引到中国消费者的大量关注,关键是“更近”,在京东等中国企业的直播下,大批粉丝近距离看到骁龙835的真身,了解到其细节。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
单纯看参数和数据可能会令非专业人士感到麻木,形象的说,Qualcomm新一代处理器骁龙835的推出,将把智能手机业正逐渐陷入同质化泥潭的竞争向差异化拉一把,处理器的技术进步对手机整体的进步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作为一种中国手机业的“陋习”,跑分所能反映的只是骁龙835一个侧面,相较于上一代芯片,Qualcomm新一代旗舰处理器骁龙835在性能上的提升几乎是全方位的。
比如在工艺与性能上,骁龙835首次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10nm制作工艺(前代的骁龙821为14nm工艺),这枚比硬币还小的芯片中集成了超过30亿个晶体管,不仅提升了CPU整体性能,而且功耗更加低;在快充方面,骁龙835支持Quick Charge 4技术,与Quick Charge 3相比,实现高达20%的充电速度提升、30%的效率提升,大约15分钟即可从零电量充电到50%电量,另外,QC4.0有更好的电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充电造成的电池损耗。
很明显,作为今年的旗舰产品,骁龙835不仅仅是升级,而是在产品设计和应用场景上,都与旧代产品有很大的变化,Qualcomm希望借骁龙835来让外界不但认识到Qualcomm 处理器现在在做什么,还要意识到未来通过Qualcomm能做什么。
以骁龙835为例,10nm制作工艺的使用直接影响到手机的轻薄向发展,与上一代旗舰处理器相比,骁龙835的封装尺寸减小35%,在厂商绞尽脑汁也很难把手机做薄哪怕一毫米的时候,这意味着可以把手机纤薄的设计推向更极限一步。10nm制作工艺的使用还使骁龙835的功耗降低了25%以上,这意味着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再加上Quick Charge 4快充技术的应用,这实际上就是手机厂商们“充电5分钟,通话5小时”等市场大卖点的实现基础。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