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搜狐IT新闻奖评委会工作会议:立志做出权威品牌

2017-04-13 11:4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哈哈贷要用安心贷 海灯法师李腊梅 海尔电子钱包网站 海丰白字戏放走曾荣 海霞树 海贼王路飞vs霍迪 海贼王之见证历史 海贼王之吟游诗人 韩哲一 韩正 韩智恩发型

搜狐首页 >> IT频道 >> IT-搜狐IT >> 国内IT >> 搜狐2004中国IT新闻奖评选 >> 活动进展

搜狐IT新闻奖评委会工作会议:立志做出权威品牌

IT.SOHU.COM  2005-01-17 09:36  转自: 搜狐IT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打印】 【】


科博会惊艳发明看花眼(组图)
微软抛出更多长角代码 卓越向左走 当当向右走

IT评论:掘墓人Skype 探寻魔鬼海域龙三角(图)
男婴体内活寄生胎


 

 

搜狐IT新闻奖评委会工作会议:立志做出权威品牌

  1月14日上午,在搜狐公司内举行了搜狐网2004中国IT新闻奖评委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财经》杂志联席总编辑扬大明、《通信世界》周刊社长兼总编辑项立刚、《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蓝色光标副总裁陈勇和搜狐副总编辑兼产经中心总监方刚等就本次活动的评选规范、优秀文章和记者的评选范围等共同进行了磋商,并对评选活动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指导。以下是本次会议的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当中参加我们评委工作会,今天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IT新闻奖一个是奖项设置、第二个议题是关于此次新闻奖候选人、参选文章的评议。大家请看看手中的资料,我们一项项地议。下面先请本届新闻奖项目负责人董江勇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新闻奖的工作进展。

  董江勇:首先非常欢迎各位老总的到来,我是小董,负责IT这边的记者部,这次年度新闻奖评选是第二届,2003年我们办了一届,当时效果非常好。今年年初很多记者在问,你们会不会办第二届IT新闻奖,我们最终还是办了这么一个评选,也得到一些企业、咨询公司包括在座各位老总所在的媒体大力支持,这个评选我个人理解两个意义:一个是到年底,大家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第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评选能够将今年的一些优秀记者、优秀文章都拿出来评一评、筛一筛,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最重要,很多人说我们你们办评选干什么,余秋雨说评选结果本身并不重要,评的过程非常重要,我想我们IT新闻奖评选也是这样的目的。具体内容我们在网上也公布了,有些评委不是特别清楚,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是怎么参加,我们有网上和网下两种方式,网上是通过专题将这次评选的整个过程进行公开,网下一个是记者本身的自荐,再一个记者所在媒体的推荐,还有结合搜狐IT编辑部进行一些评选。奖项的设置分为两类,一个是针对记者的,比如年度的优秀记者,年度的新人,还有一块是针对新闻的,比如年度的最佳文章,最具网络影响力的文章等等,分成这样两类,针对记者和新闻。

  评选的依据:比如从传播效果、新闻质量,评委的判断,网民的投票。今天一起过来聚一聚,主要请大家一块探讨一下。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我们大概从12月底开始到现在,搜狐IT编辑部结合自己的自荐,结合媒体的推荐,我们这边准备了50多位记者的候选,今天我已经将这些记者的名字,以及我们这边对他简单的点评发给各位评委,另外这些记者的介绍和它的姓名以及它的一些特点也在网上做了一个专区,号召网民和圈里的人进行投票,目前有接近5000张选票,这个可以时时从网上查到相关数据。这是我们活动的基本介绍情况。

  今天在座的老总是评委团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计世传媒集团总裁刘九如,还有《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总编刘洲伟,以及《计算机世界》总编王超都是我们的评委,还有《财经》杂志的联席总编杨大明也是我的评委,刘洲伟、刘九如和王超因故不能到这儿来和大家聚一聚,但是他们表示会通过电话和其它方式就咱们今天的评选做进一步沟通。杨大明稍微晚一点和大家聚一聚。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下面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咱们每个评委都拿到两份文档,一份是候选的优秀文章选编,有些文章我们有一个摘要,有些文章是只有一个标题,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点评,时间比较匆忙,做的工作不是特别细致,还有一分是我们这边的奖项,及其奖项候选人做了一个前期工作,这是一个备选方案,仅供参考,待会儿可以就这些文章,这些奖项,这些候选人大家来做一个充分的讨论。同时,我相信还有非常多的优秀记者、优秀文章没有被我们列到这里来,大家都是业内的资深总编辑,相信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待会儿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拿出来一起讨论。

  主持人:列在这个单子上是我们一部分建议,看看各位领导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自己媒体的,或者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奖项的合理性,都可以再议一议。

  陈勇:我一去年参加颁奖晚会,没有参加评选的全面工作。

  董江勇:我列的这些候选人还有文章,不知道咱们老总们是否特别熟悉,我还是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介绍略)这是我们收到记者自荐和我们编辑部认为不错文章的介绍。也请各位老总发表一下各自的观点。

  项立刚:首先,我同意曹总刚说的,我这个新闻成就奖,我既然是评委,就不好获奖。

  第二个,IT这些东西我就不多说了,我还是说说通信,通信除了这些人之外,我有一个建议,人民日报有一个刘崇辉,他写了不少关于TD-SCDMA的,我认为这个行业,把TD-SCDMA跟踪比较深,有深度的还是刘崇辉,虽然说他不是我们社的,甚至是我们竞争对手,我是建议比如说最佳行业报道奖应该给他。

  第二个推荐一个我们自己媒体的编辑,我手下有一个小伙子叫张楠(音),他写评论,因为我那儿有一个很残酷的事情,我们有一个栏目在网站上做经济评论,每天中午一天钟开新闻碰头会,大家把今天的新闻一拉,会有执行主编定,今天这个事情比较重要,需要写评论,写评论第二天必须要贴出来。

  曹健:《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丘慧慧还是不错的。

  项立刚:我那儿很残酷在什么地方呢?第二天我就看到这个,我就给大家有一个典型,比如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我们有一个最残酷的,就是打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差,好中差,我们经常被打差,关键什么?打完挂在网上,差就打一个黑X,我们那些同事很受不了,我们的张楠在这里是被打优的最多,写行业评论他的特点很突出,我们很多人写行业评论就事论事,他很少就事论事,经常说现在说三国,然后再回来说两句我们通信行业的事情,一语中的,我不知道IT行业,通信行业记者写评论的水平比较差,就事论事写的比较多,让人一看,有一个大致,这个人很不错,你看他样子,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学新闻的研究生,看样子特别土,其实很有睿智,这上面我也推荐一下。如果说起来,通信行业更多要说的这几个人,大致就这些人,在我手下推荐更多也不好,就推荐一个,虽然还有几个我觉得也不错。

  何力:这个奖项有很多内涵,优秀记者奖和最佳记者奖的区别在哪儿,最受关注新闻奖和最佳事件报道奖,还有一个年度IT新闻评论奖,还有一个年度IT新闻贡献奖和IT新闻成就奖,我是说你这个奖,是不是需要梳理一下,比如逻辑上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能够更清楚一点,完了以后这个名称能不能再考究一点。

  项立刚:这个我们都理解,第一我们这个圈子里还是不错的人,不错的人最好都能够收进来。

  何力:为什么最受关注新闻奖就一个呢?为什么有的三个呢?

  董江勇:最受关注新闻奖就设了一个,这个奖项一方面大家都理解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

  何力:IT新闻成就奖可增加刘克丽和项总,项总退出了,这个可以再加一个。

  陈勇:克丽不怎么做新闻了,他做评论了。

  何力:这些不都是年度吗?

  陈勇:年度是不是最大的奖,从前面筛出来的。

  董江勇:不是,比如新闻媒体奖前面没有。

  陈勇:最佳年度贡献奖,这个是不是跟前面综合起来的大奖。

  董江勇:这个还有最受关注新闻奖是我们比较重要的。

  陈勇:这跟别的不是一个级别的。

  何力:这个是授予个人的,你还要跟他的作品联系起来吗?比如李立鸿因为这篇作品获奖。

  董江勇:对,我们会做一个PPT,上面有介绍。

  陈勇:这个多了有时候不好确定。

  能不能我个人建议,咱们说点栏目,然后人可以多一点没有关系,因为我担心怕界定不清,我们把人多一点,栏目压缩一点。比如新人奖可能多少个,优秀记者,每项极其清楚,但是人可以多,是不是定一下。只是介绍的时候,每个人有点小特点。

  项立刚:完了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说出来。

  何力:比如什么是最受关注的新闻。

  林木:您觉得什么东西能够上头版?

  何力:这个不好说。

  曹健:搜狐第一届人家不怎么说什么,第二届还糊里糊涂,第三届就不会再有人想搞,你随便弄点记者就得奖,尤其记者这个行业,谁好谁不好,大家心里都有共识,如果你列一些,他人品也不好,文章也很臭,你选成年度最佳奖,这个没多大意义,我觉得还是要严肃一点,起码作品过得了关,你这个确实在业界有影响,其它记者也服气,明年要挤着搜狐这个评论我也要上,上了有意义,业界承认。

  项立刚:说两个具体的人,有时候说的不太好,毕竟是一个圈子,说实话我们行业内有一个基本的说法,比如有那么几个人,一写我们大家就知道,他不懂,但是老写,这个人也列在我们名单里,他就是不懂。通信人出来的文章怎么回事我很清楚,我们就是这样,包括在网站里的说法,有那么几个人说他的文章,我们要慎用,一看他的文章我们就别用。我们自己的网站不能贴,老说外行话。

  项立刚:这个圈子这些人还都是有名气的,总而言之还不错,至少名气比较大,这个我说实际情况。

  曹健:好的文章一般都比较关注,只要一篇好文章我脑子过一下,就会关注一下这个人是哪个单位的,我天天在网上挂着搜索好的文章,我杂志也很多。而且这里华南好的记者没有多少。华南《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真的有好的记者。薛松、陈亮、叶陈云、倪红章、小魏等。我就希望搜狐能够评出点权威性,将来一届一届,一定要做出品牌,没有品牌做死掉了,大家玩而已。你还要结合他的人品,文风正不正,是不是整天敲诈企业,这都要思索,不能发几篇文章就捧成名记者,这不扯淡。

  何力:评选我们从来不追求评选的公正,实际评选根本不必要以公正为目标,任何一种评选的目标两个,一个叫透明,一个叫消除系统误差,他自然就会。因为有人说我评胖子,只要告诉我说,胖子。但是千万别说今天评胖,明天评瘦,后天再评胖。任何评选尊重两点,一个是透明,另外一个消除系统误差。我要打分偏低,我做评委的时候,从开始打分偏低,我永远偏低,我不能一高一低,为什么那个评选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那个目的是消除系统误差。基本上只要把握这两点,这个评选没有任何问题,不修改数据。

  曹健:我觉得把每个奖项的标准列出来,这个是什么标准。

  何力:更重要是流程公开,流程公开比标准公开更重要,这个名单怎么产生的,这个名单在报名的基础上由搜狐进行筛选的,这个没有问题,人家知道这是搜狐评的,或者你告诉说这个名单是在报名的基础上由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按照投票多少产生的,你把这个流程公开出来也可以。

  曹健:还有一个我建议,是不是把媒体推荐和报名结合起来。如果你真正说这个奖项在业界影响很大,我们很愿意推荐,我们把履历表专人填写,我们把文章附在上面,意见是什么,代表杂志社推荐给你,这就有严肃性了,我们杂志推荐的人肯定经得起推敲,这个没有文章就不推荐。

  何力:奥斯卡一定是专家推荐。

  曹健:何总推荐的编辑记者一定是很熟,项总也是。

  何力:推荐完了侯选,然后投票,谁得票多谁当选。

  陈勇:搜狐作为网站的优势在于,我可以根据这些新闻在我网站上登的点击数,我做系统统计,统计出来的,完了以后再经过评委来弄,这个也挺精确的。

  何力:最受搜狐网民推崇新闻奖,这个就谁点击多,这个非常明确透明。

  曹健:评出来在业界有公信力,至少80%人认可。

  何力:这个新人是年龄轻还是从业时间断,还是相貌要漂亮,还是已婚、未婚。

  陈勇:我们一般是两年。

  何力:我们自己内部员工所谓新人奖是一年以内的。

  陈勇:这个新人奖,最佳新人奖和评论奖要分开,这个标准不一样,那边是主流记者,可能是有一些差别,专门要鼓励新人。

  曹健:而且一个媒体不宜平衡很多人,你还要照顾媒体的面子,这样才会引起媒体的关注,一个媒体搞五六个人都在上面得奖了,我看这上面没有经济观察报的人。

  何力:有一个任雪松,这个老早就是《经济观察报》,后来到《商务周刊》了,现在又回来了。

  陈勇:有三个奖比较好的区分,比如最佳新闻好说,最佳评论这很清楚,中间还有一个类似于通讯或者那种,这三个就是大家可能会认同的,三种报道方式。

  曹健:一个是以作品的深度来划分,一个是以第一时间,最快的速度来报道这个事情来划分,比如新人奖,是入行的时间长短,还有其它影响力,我觉得不宜设的太多,太多就乱了。比如我设五六个奖项,每个奖项多放两个人没有关系。

  何力:我有另外一个建议,你觉得那样操作好也可以,就是说把这个奖分成主菜单和二级菜单,这是一个办法,你评几个最佳,比如最佳记者、最佳报道、最佳评论,这几个最佳,最佳不要太多,剩下可以优秀IT新闻、优秀通讯新闻、优秀,这个可以搞好多了。优秀互联网新闻,可以搞的很清晰,优秀人物报道,这样你两级菜单以后可能会比较清楚,大家觉得那个份量重一点,而且都照顾这个面。

  林木:总体来讲,这么多记者像搜狐IT频道这些人都是从记者成长起来的,如果有这么一个评选,给你一个机会,告诉你什么样是正确,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东西大家欢迎,从这个角度来讲会更好,如果有冠名或者什么,以搜狐IT现在的影响力卖出冠名并不是太难,第二次卖出的话,把这个东西卖出去,这个奖金会是丰厚的。

  曹健:这个事今天讨论一下很好,大家可以思想统一到一个思路上来。

  项立刚:完了以后把这个发给大家再看看,过一下。

  曹健:比如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的熊浩,广州日报的叶陈云、薛松,叶陈云那个小子虽然跟人沟通并不怎么样,那个小子思想很厉害,写东西很敏锐的一个人。

  陈勇:去年IT专业媒体很多,今年经济类的媒体参加比较多。

  董江勇:何总说的很对,刚才说这个奖项都已经公布了。

  何力:那就别变了,按照公布这个。

  董江勇:今年的奖项设置跟去年基本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项立刚:奖项公布了,大家就画画圈,觉得还有几个同事,还有几个评委没来,先发到大家信箱,先画圈,然后你们再统计。

  董江勇:这是今年我们最终放到网上参加评选的人,这是投票的总数,具体票数可以算出来。

  何力:我现在很担心做票,我们不敢,因为有些大企业他动用人做票,或者编一个软件。宝钢动员全体员工点一下,这个也不行。

  曹健:点一次IP地址是变一个。

  项立刚:我下来再上去一次IP地址就变了。

  陈勇:刚才我们有一个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把奖项合并一部分,有点多。现在倾向于不改了,因为已经公布了。

  项立刚:我也倾向公布就不改了。

  何力:公布就别改,因为他实际影响,主要是影响咱们主办单位。

  陈勇:奖项跟去年稍微有些变化。

  项立刚:我建议发到我们信箱里,回去画,还有其他几个人。

  陈勇:肯定保证你说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

  方刚:大家一言九鼎绝对没问题,这之前可以也这么一个东西,每个人可以聊一聊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报道或者一些事情。

  项立刚:刚才我们都推荐人了。

  陈勇:下面这几个是我们要讨论的吗?我觉得这几个可以讨论。这上面没有,还可以改改,还有点余地。因为我也没看的特别什么。

  何力:媒体这个是给集体的。IT新闻评论奖和最佳评论奖有什么区别?

  陈勇:新闻贡献。你讲讲前面三项的区别。

  董江勇:第一个是媒体的年度IT新闻媒体奖,比如IT时代周刊,今年总体评价他是做的非常棒,我们可能会给IT时代周刊颁一个IT新闻媒体奖,年度新闻评论奖,比如21世纪的商业评论,他专门在财经评论这块的,我们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会给他这个报纸颁这个奖。这个供参考,不是一定要评这个,今天征求各位评委的意见,大家觉得有没有必要设这样一些奖项,如果有必要的话……

  陈勇:我建议就是你们的点击做一个参考值。

  方刚:内部都有。去年有好多都是通过点击出来的,去年是我们内部查出来的。但是不完全按照这个来,差异很大,最后只有50%不到的依据。

  项立刚:后面的五项颁给媒体还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第二个是有个确定的数字,我建议比如IT行业媒体总数多一点,可以设个十大IT媒体,比如通信行业媒体总数少一点,可以设个五大通信媒体。

  方刚:按什么排?

  陈勇:媒体还得分,比如专业媒体和《经济观察报》也不好比。

  项立刚:大致媒体分分,我们用产业来是,比如IT的专业媒体,专业IT,专业通讯媒体,财经媒体。

  方刚:通信一共有80多个媒体。

  项立刚:通信不就两个,比如IT六七个,财经几个,然后这样IT比如五个,财经几个,这样就行了。

  方刚:分领域,入围名单多一点,评出来的媒体要有特色。这是一个大的入围。

  曹健:比如推动产业的杂志,发展最快的杂志等。

  方刚:评这个从另外一方面更有意义。

  曹健:这样结合媒体和搜狐网的密切关系。

  陈勇:另外把企业加进来,公关公司我建议就算了。

  方刚:公关公司很重要的,企业十大都评过了。这是一个频道产业例行的东西。

  项立刚:我们媒体老跟公关公司打交道,公关公司也有很多不同的公关公司,而且我们老要想给企业,通讯行业以前不和公关公司打交道,现在他们都觉得很重要了,纷纷找公关公司,我们老要推荐,至少对我来说,我老有这个义务,这个公关公司挺好的,质量不错,收费价格还不高。我老要说这样的事情。

  陈勇:公关公司为什么不好提呢?如果我们说媒体,搜狐名义评媒体很好评,我说的很清楚,媒体的文章在我这儿转载点击一个量,评公关公司,你主要依靠的这个说法就是说是什么得找出来。

  项立刚:公关公司的服务水平、策划能力。

  曹健:评公关公司应该由媒体来评。

  方刚:我们这些人都是媒体。

  记者这块我感觉不知道其他的评委老总觉得怎么样,我个人觉得,你现在除了我们回去查搜狐访问量数据库的表,可以查到五分钟,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星期,一年,一个月都可以查,根据文章和人都可以查,之外这个东西很有些乱,你说最佳新人奖,李立宏、姚亚平,这个什么关系,IT领域大家记得住的事件是什么,这几个事件什么样的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是老总都拿来在编辑会上说你看人家写的。我建议先在这方面要聊一聊。

  陈勇:我们可以沿着大主题来看,比如联想收购,这个事情看谁做的好,这个事情上谁做的好。

  方刚:比如WAPI的事情来看,我记得财经时报的董长虹很有意义,不管怎么样,他属于第二轮话语的发端。我个人印象,大家都有评论,大家心里都有一些数,大家都是老总,经常跟记者开会,我们自己说搜狐基本每星期都有这样的会议。我印象比较深是WAPI这个,还有一个是联想和IBM并购的事情。

  陈勇:哪个最出色,我们弄出来。肯定有两个标准,一个首发是一个,完了还有这事完了以后,他看这个报的角度和深度。

  方刚:发到信箱里,在E—mail进行评论。我老是觉得,这些名单大家扫一遍,可以说一下,比如张京科的文章有一篇文章很深刻,你可以从这个名单自己挑几个结合这个事谈,结合记者写的某篇文章。

  曹健:比如发动媒体推荐一到两篇好的文章,这个也比较有权威性,他把文章列在后面,他有一个表格。

  方刚:去年这么做了,所有都发传真了。

  项立刚:去年我们推荐了。

  方刚:去年是这样的,有人推荐的。今年我们换换形式也行,先把记者全部列出来,评委再议一议。

  曹健:我这个人资历比较浅,记得住几个人,大部分记不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华南的,都是北京的。就丘慧慧一个。

  陈勇:IT搜狐因为项总退出了,克丽不合适。

  曹健:他应该是最佳管理奖。

  陈勇:他应该是评论,克丽就做点评论。

  何力:完了根据大家意见你们IT频道把这个东西发给大家,大家如果没意见就OK了。我原来以为今天要来投票呢,弄好一张票,然后一画。我前两天参加他们中国妇女报搞一个中国十大杰出女企业家评选,他列了50个候选人,每个候选人有一个材料,也是当场,大家把50个材料一看,最后一人发一张票,圈十个人,当场唱票就出来了,就这么做的,很简单。去年当选今年就不可以当选,规则就是这样。

  曹健:干脆我们去年当选的也不要再当选了,推一些新人吧。

  何力:关键这个游戏规则提前说了。

  何力:十个评委有七个都提,那这个人就要考虑。如果十个评委有八个都认为这个不合适,那就枪毙了。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