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家居外冷内热,症结不除破局难

2017-04-29 18:1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重生烽火岁月 trance麦词 trap谐音 ubc才子 uibia是什么软件 veyrononroad vigrx增大丸 viki郭希 wow见证双虹 wow饯别礼

2017年1月,一年一度的 CES 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如期举行,除了 AI、VR/AR、无人驾驶等“风口”领域,一直深耕 AI技术的科技公司也高调宣布进入智能家居行业,在CES上展示了各自领域智能家居的消费应用产品,希望在消费电子市场大展拳脚,为自家的技术研发带来更多变现的可能。如今,我们能看到行业正在致力于研发从“伪智能”走向“智能”的产品路径,但是,对比起三年前Google收购 Nest 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引起的热潮,风头一过后,2016年关于智能家居的话题似乎沉寂许多,大厂商的“智能”布局仿佛一时间也停顿下来,专家、媒体频频质问,智能家居还有明天吗?市场期待的“爆款”究竟在何方?出现真正满足消费者,像科幻电影一样的“梦想产品”,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政策利好,借力互联网东风

信息技术正推动人与人的连接向物与物的连接迈进,政策层面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让智能家居成为物联网发展中重要的受益者。2016年“智能家居”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消费。在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中,智能家居由原来的9大重点应用升级为6大物联网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十二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5%,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5000亿元。艾瑞认为,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背后是整个物联网体系的逐渐建成,在万亿级市场前景的预测下,中国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中必须把握先机、拔得头筹,为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甚至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消费升级,潜在需求亟待释放

2016年最热关键词——“消费升级”,今年依然热度不减,我国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智能家居刚好契合这一趋势。在过去的十年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38万元,攀升至2016年的3.36万元,增长幅度超过1.4倍。可支配收入的上涨伴随着与个人发展和享受相关的消费占比增加,新阶段的居民消费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和体验,也更愿意为健康和便捷支付溢价。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指出,我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首位。另外,自2006年以来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虽存在小幅波动,但整体趋势稳步上涨,2016年销售面积超过13.7亿平方米。艾瑞认为,目前智能家居尚处在发展初期,但考虑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能力增加和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提高,未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非常有潜力。

市场玩家众多,谁主沉浮

庞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相关产业中的各类玩家,不少创业者也蜂拥而至,但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总体来说开局不利。以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等为代表的巨头企业各展拳脚,希望能从智能家居市场中分一杯羹。传统家电企业凭借在家电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率先发力智能家电领域,以产品为突破口打开市场;互联网企业着重打造集销售、控制等为一体的平台,整合自有及第三方硬件产品,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智能家居资本市场也在2014年迎来了高潮。尽管受到资本寒冬的影响,2016年投资热度有所下降,但融资案例数量依然高于智能穿戴、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关注度居于智能硬件市场前列。从融资轮次来看,项目早期的融资数量明显高于中后期,创业公司正在成长为行业内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

艾瑞认为,尽管各方想尽办法抢占市场先机,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反响远远低于行业的期望,市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非常有限,行业陷入了外冷内热的尴尬局面。根据艾瑞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品的认知度为42.3%,接触后购买的用户比例仅有16.1%。因此,培育市场、教育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而言,依然是任重道远。

症状一:用户需求抓不准,智能功能变“鸡肋”

不能切中用户痛点是造成目前市场接受度偏低的直接原因,伪智能、弱需求、高价格三大因素是阻碍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智能家居的本意是通过智能的功能和人性化的交互,让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达到优化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但是,某些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推出的家居产品仅仅是以“智能”为噱头,这些产品非但没有为生活“做减法”,反而让原本简单的操作变得更加复杂。

让我们来模拟一下目前“智能家居”的操作方法。传统的家电产品已经有自身的遥控作为控制终端,以手机控制为核心的产品,不过是增加了一个WiFi远程遥控的功能,需要通过解锁、打开App、选择操作等多个步骤,对于室内使用场景来说过于繁琐。语音控制是继远程控制后的又一大热方向。然而,大部分产品的语音交互还停留在简单的对话阶段,识别性能受到说话方式、环境噪音等因素影响,稳定性不能达到用户预期。要实现自然、无障碍的人机交流,产品的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适配的空间。由于这些“半成品”添加的并不是产品的刚需功能,没能有效解决或改善原有产品“不智能”的痛点,因此很难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外,市面上不少产品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安装、配置流程复杂、连接Bug频繁出现等,这些糟糕的用户体验更打击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积极性。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