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遵义:做大智能终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智能手机遵义制造,在三年前仅仅是一张规划图。但就是这短短三年的时间,遵义实现了从“空白”到“赶超”,从“种子”到“大树”的产业发展历程。目前,遵义已经成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拥有手机相关企业近百家。以智能终端产业为引领的大数据产业,正在加快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在贵州新蒲经开区,贵州几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贴片车间一派忙碌景象。一块块手机主板,通过这样一台日本全进口的流水线,就能完成生产和组装,然后再通过快速检测,很快就送进成品仓库。
贵州几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吕厚金说到:“我们这个生产线的话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机器速度比较快,一条线一天可以完成一点五万片(主板)。”
一台手机,最核心的零部件是主板。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几米科技,就专业从事手机、投影仪、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的主板研发和生产,合作客户遍布世界各地。在遵义,也有十多家手机生产企业,向几米科技购买解决方案。
贵州几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石说到:“目前我们的研发团队大概有五百多人,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我们的一个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话,我们可以做出来一些个性化的产品,我们有的,别人可能没有,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在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15年9月,几米科技实施战略转移,签约落户新蒲经开区。仅仅两个月,就实现了落地投产。目前,该公司已有智能化流水线8条,每年能生产电子主板2500万件,2016年实现产值5亿元,遵义,已经成为几米科技的重要支撑点。
贵州几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石说到:“下一步的话,几米准备把在广东的还有八条线的产能,要全部搬到我们遵义这边,我们的自建厂房现在也基本上封顶了,估计七八月份我们就要搬进去。到那时候,我们每个月的主板的出货量可以达到三百万片,产值的话从现在的五个亿可能会上升到十个亿以上。”
“世界手机看中国,中国手机看深圳”。业内的这句话,代表了深圳在全球手机产业上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受到政策、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像几米科技一样的智能终端厂商,正在逐步迁移,向西挺进。遵义,则成为这些企业西迁的重要阵地。
在遵义市四海实业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无尘车间里,15条生产线一字排开,近千名工人正在组装手机,场面十分壮观。
遵义市四海实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向宏源说到:“现在目前我们四海的产能,日产单线可以达到4k,也就是四千台的整机产能,一个月的话,我们按照十五条线的排产,一个月可以达到一百万只手机。”
总部位于深圳的四海实业,集手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拥有先进的生产、检验检测及实验设备,市场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等。2016年7月,四海实业实施产业转移,在新蒲经开区建立分公司并实现了快速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17亿元。
遵义市四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辉说到:“四海实业之所以选择遵义,来到新蒲,是考虑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接)从用工后勤来多方面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第二我们综合测算了,遵义和深圳的生产成本,从用工用电综合测算下来,这边的生产成本要比深圳节省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第三,新蒲新区管委会也在主导全产业链的合作企业共同入住园区,使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沟通和合作的氛围。”
如今,几米科技、四海实业都在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吸引了十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共同入驻,成为以商招商的领跑者。2017年,四海实业的规划是将产值扩大到40亿元。
近年来,我市在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中,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书记陈敏尔“认清趋势、厚植优势,努力在遵义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集聚区”的指示精神,把智能终端产业作为内陆开放的主导产业,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的思路,大力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重点的智能终端产业,着力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集聚区。以智能终端产业为引领的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今年1-3月,预计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62.04亿元,同比增长29.8%,占全年计划800亿元的20.2%;大数据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全年计划380亿元的21.4%。(向维忠 庞飞 金家立)
来源:新蒲新区宣传文化中心
(责编:朱晓慧、陈康清)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