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余杭区司法局推动互联网+法律服务进村入社
二、开辟法治网宣“微阵地”。通过多元化建立法治宣传网络平台,积极培养基层群众的“用网习惯”。前期,在相继开通@余杭区依普办新浪官方微博和“余杭司法”微信、微博平台的基础上,以司法所为主导在镇(街道)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专栏或开通司法所微信公众号,如塘栖司法所开通“塘小信”微信公众号,崇贤司法所在“水韵崇贤北秀新城”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法治宣传专栏等,并相继开展了“微影评”“微摄影”“漫画大赛”“法治灯谜猜猜猜”“魅力民主法治村(社区)评选”等在辖区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司法所身处基层一线的工作优势,定期发布法治资讯、开展普法宣传全民互动,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今年以来,余杭区司法局着力加大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延伸段建设,依托“互联网+”,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社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三、打造法律服务“微矩阵”。相继出台《关于建设“余杭司法”网络子平台的意见》和《关于成立余杭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新闻和网络宣传员队伍的通知》,择优在司法所选择核心网络宣传员20名,专门负责所辖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宣传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实战演练等,助推网宣员队伍能力、素质紧跟发展要求。同时,按照“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发展思路,在抓好核心网宣员队伍的同时,开通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多条宣传渠道,将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者、调解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等资源均纳入一般网宣员队伍,不断强化全系统网宣力量。
来源:余杭区司法局
编辑:sf_jiazhi
原标题:余杭区司法局推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社
一、建立法律顾问“微信群”。依托“梦想小镇”的环境优势,以仓前街道为试点,着手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法律服务工作。微信群的建立按照“伞状式”推进思路,首先建立以镇(街道)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为成员建立主微信群,再以各村(社区)法律顾问、村居民为成员建立各村(社区)法律咨询微信群,最后必要时建立“某具体事件”法律服务微信群,由此做到信息上下互通,服务上下互动。实践中,微信群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到达率和有效性上作用发挥明显,特别在处理企业欠薪事件中,缩短了员工、援助律师、职能科室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事件的处置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如今年年初浙江某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70多名员工索赔劳动报酬。仓前司法所第一时间建立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援助律师、街道社会事务管理科工作人员以及该公司员工代表组成的欠薪事件微信群,及时发布事件动态,并联系跟踪事态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微信群,在该案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司法所协助法院执行局在2天内集中高效地为符合条件的60多名员工代办申请强制执行事项,最终依据法定执行程序在一周内让所有申请的员工拿到了劳动报酬40余万元。微信群里“你们辛苦啦”,“非常感谢”甚至五一节还发来慰问感谢和祝福的话语,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的高效便捷。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