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家居虽然前景看好,但如何甩掉人为干预才是其落地关键
虽然实现了概念的落地,但智能家居似乎还不够“智能”。
早前,在一些影视剧以及现实的家庭场景中,我们有时会在其中的玄关处或其他地方的墙面上看见一个类似于iPad的屏幕,上面或是相关数据、图谱,或是一些按键。通过它,用户可以对家里的情况一目了然,也可以对部分家电设进行控制,这就是早期的“智能家居”场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5.7亿元,同比增长率50.15%。预计未来几年内智能家居将迎来爆发,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另外,来自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的整体规模将由目前的100亿美元增长至5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激增至4000亿美元。
按照定义来看,所谓的“智能家居”早已实现。不过,时代和技术都在进步,用户的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发生改变。当下,因为AI技术,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从概念实现了落地,也让厂商和用户看到了智能家居的更多潜力和可能性,而“智能家居”的定义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
重新定义智能家居的“智能”
在智能化时代的推动下,“智能家居”的“智能”不再只是简单的控制,它变得更为复杂,也凸显出更多的人性化:
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在早期的“智能家居”场景中,点击特定屏幕和操控遥控器是人们了解家居状况、控制家电的唯一途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单方面的交流,是一种“被动式”的家居体验。
从极致体验的角度来讲,这种服务并没有能够解放人类的双手,也抹杀了挖掘智能家居更多潜力的可能性,像语音叫车、语音购物等等。并且,由于固定的位置以及空间覆盖范围等局限性,早期的智能家居也不能实现远程操控这一用户所需要的辅助功能。
与此同时,在便利性之外,自然的人机交互还能够弥补用户在情感上的空缺,其中尤以陪护型机器人最具代表性。根据ZDC互联网调研中心截止2016年9月的数据显示,在机器人产品用户关注度分布占比中,陪护型机器人用户关注度高达32.2%,排名第一,紧接着的是分别占比22.6%、18.8%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从这个数据中,我们看到了用户对于“伙伴”的急切需求,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而出于“陪护”的目的,自然的人机交互是不可缺少的。
一个“懂你”的“管家”:如今的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区域,依靠清晰的边界,通过大数据+大运算量,在狭窄领域中完成特定功能,未来需要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将机器人像幼儿一样获得学习能力,能够自我学习,自主获得对世界的判断能力,科沃斯机器人的CEO钱东奇如是表示。而在智能家居中,这也就是说AI要“懂得”人类,围绕用户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当前,AI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仅仅能理解用户所下达的直接指令。而在理想的场景中,借助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手段,智能家居中的AI系统便能够基于用户的言行举止等数据,继而自行在系统中进行运算,作出一个最佳的决策,成为一个“个性化”的“AI管家”。
入局“智能家居”各出奇招
“智能家居在今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真正的拐点,一个爆发期。”Broadlink CEO刘宗儒说。他表示,至于其中推动的因素主要在于三点,一个是AI技术的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其次是用户需求的逐渐增长,最后则是地产行业对智能家居需求旺盛的推动。
当下,科技公司、传统家电制造商……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进入智能家居这个“大染缸”。其中,论起棋局开始的第一步,众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走法:
个人/家用机器人:这是多数科技创业公司更愿意涉足的领域。据IFR预计,2016-2019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迎来井喷期,累计销量将达到4200万台,累计销售额约为223亿美元。
借助于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在人机交互上,当前的个人/家用机器人在理解能力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另外,部分个人/家用机器人厂商正在试图让产品集成家电控制功能,完成从“玩伴”到“管家”的转型。
智能家电:在家居环境中,家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物件儿,也就为传统家电制造商转战智能家电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环境。
坐拥丰厚的研发资金,兼之背靠着完整的家电产业链以及成熟的市场,相比于科技公司,传统家电制造商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有着先天优势。目前,拥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技术的家电已经比比皆是,这一点,从本月完美落幕的AWE 2017展会现场就能看出一二。
物联网云平台等基础建设:如上文所讲,人机交互等是不容忽视的,如此智能家居产品才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和肢体含义,从而实现“智能”,若不然,即使运算能力再强大,终究也只是一个摆设。
而在人机交互之外,“智能”和“互联”的属性让“数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也给了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一个商机。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将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共享,从而进行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定制。
“智能家居”还需甩掉人为干预的“包袱”
不管是渐渐增多的玩家,还是愈发增长的市场份额,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智能家居行业,不过,对比智能家居的新定义,在用户看着好玩,玩家玩的起劲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一些诟病。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