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资本不看好、用户狂吐槽,智能可穿戴设备需“九转大还丹”

2017-08-01 15:4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穿回古代做王妃 牛莉老公 传奇魔武学苑 垂涎师傅的闺蜜艳妻 春天卡盟 错姻缘 匪我思存 达贝妮语录 达赖拉嘛年龄 打手虫辅助网 大黑鱼转换器

前面也提到,当前,通话、数据监测等都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除了前面所说的,这些功能与智能手机的重复率过高之外,定位模糊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从这种种情况来看,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厂家,他们已经渐渐意识到了“定位不够清晰”这个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讲,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相对于一开始一股脑的将所有功能加注在产品上,从某一细分领域为切入口,然后慢慢扩展,不失为一个好的迂回政策。

2012年,谷歌推出智能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自此打开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大门。到了2014年,大量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问世,2015年更是达到了一个大的爆发点。然而,紧接着在2016年,却逐渐遭到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质疑,在CES 2017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专属展区更是被撤销。从这些事件来看,虽然外形设计、内部功能等变得更为多样,但“鸡肋”一词也成为了这类产品经久不衰的“代名词”。

目前,不仅仅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跑鞋等设备的首要宣传点就是生理数据的实时监测,但这也是最为受到消费者诟病的地方。首先是数据的准确性无人能够保证,其实是数据的反馈效果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用,从而让消费者对这类设备逐渐丧失兴趣,直至弃用。

时至今日,除了已经在人们视野中出没多次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跑鞋等可穿戴设备也是常常见诸网页报道中。另外,由于VR/AR的发展,相关可穿戴设备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勾起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根据市场份额的变化,我们从中能够获知两点信息: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定位要更为精准细化,而不是一揽子全包

据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的调查显示,智能手表的弃用率(abandonment rate)为29%,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消费者认为不实用、用腻了等等。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表示:“用户对设备的弃而不用,对产业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相对于穿戴式设备的使用率,其弃用率显得相当之高。”

外骨骼机器人、智能运动手表、智能医疗手环……这些都是针对某一细分领域而打造的产品。从当前的产品推出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运动智能手表新品被推向市场,而一些手环为了能够很好的显示数据,功能变得更为灵活,显示屏也成为了基础配置之一。

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新力量正迎头赶上

据知名数据咨询公司IDC统计,整个2016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全年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024亿部,这一数值在2015年还只有7810万部。通过数据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整体上的增长。然而,对两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我们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智能可穿戴设备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能可穿戴设备要能够从本质上脱离于智能手机,独立存在 全球领先的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资深科技分析师徐天韵表示,“年轻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接受度一定是更高的,不过纵观整体,由于缺乏突破性产品,以及高普及率的智能手机能够提供与可穿戴产品类似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可持续增长的挑战,尤其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要想实现可持续增长,突破性产品和较低的入门价格是关键。”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有些过于依赖智能手机,且在功能上也出现了过多的重复,从而在使用中显得不够便捷和多余。

另外,从资本看好的情况来看,根据镁客网每周所做的投融资汇总统计,自年初至今,在300多起投融资事件中,关乎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的一共发生5起融资和1起收购:1家是从事外骨骼机器人研发的尖叫科技,3家是主攻医疗可穿戴设备的ReThink Medical、Verily和橙意家人,1家是专注打造运动可穿戴设备以及数据分析共享平台的TuringSense;至于被收购的则是被Fitbit纳于麾下的智能手表公司Vector。

其中,所谓的能够独立不仅仅是通过插入SIM卡实现通话的独立,更是能够将第三方APP或相关功能与设备进行完美融合,让消费者能够在使用某些APP时享受到不下于手机端的体验。

随着在市场中的沉浮,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而言,在实现“落地”之前,它们需要新吸收几点教训:

智能可穿戴设备应与物联网相结合,将“智能性”落实到位

总结

基于市场和消费者

事实上,从本质来讲,这三点教训可以归纳成一句话,那就是基于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不可盲目为产品加载功能,而是在功能落实的同时又具备相当的独特性。这其中涉及到的是一个用户粘性的关键,功能真实有效,在具备独特性的同时且切中要害,如此才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

事实上,此次应用下架事件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一方面说明,这些应用在Apple Watch上的使用率并不高,而从另外一方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衰落的表现?这其中的猜测,一种原因是消费者对于应用的使用并不依赖Apple Watch,还有一种原因是新鲜感过后,人们对于Apple Watch本身的忽略。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Apple Watch还是相当具有代表意义的,如此一来,通过其在市场的表现,可穿戴设备的现状又是怎样一番场景?

事实上,虽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都有所增长,但当谈及“落地”之时,纵然是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硬件设备,它们也没有实现该目标。

一个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虽然相比往年有所起色,但是整体优势正在逐渐呈现衰弱;

在4月底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芯动力”人才发展计划国际名家讲堂系列活动上,镁客网受邀采访了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副教授David Atienza博士,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他表示,在过去几年中,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有所跑偏。以智能手环为例,大多数的产品是缺乏临床验证的,这使得很多用户对手环系统给出的数据持质疑态度。(更多观点详见:David Atienza博士专访:适用性是可穿戴设备商业化关键所在)

纵观整个市场,除了VR头显等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流功能还是生理数据的的监测、通话等。单从期望实现的目的来看,这些功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当我们将之投放到市场,问题就会一一出现。

消费者有话要说

不管是徐天韵,还是David教授或是McIntyre都曾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功能上要能够脱离于手机的依赖,并与一般智能手机功能做出区隔。由此一来,智能可穿戴设备才能体现出本身的独特性,从而一步步的渗透消费者生活,改变消费者习惯,最后在市场站稳脚跟。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