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过度消费”的可穿戴设备 是该理性回归了
Richline集团产品和创新经理克里夫·乌尔里奇表示指出首饰行业与智能穿戴行业在营销和销售上都有所差别。首饰销售利润高,而科技公司很难做到这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标题:“过度消费”的可穿戴设备 是该理性回归了
IDC数据显示,2016年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仅增长3.1%。可穿戴设备的鼻祖Pebble和JAWBONE都在要被淹没了,Pebble不得不走卖身之路,JAWBONE也类似“病急乱投医”似的,转型医疗。唯一有希望活下去的Fitbit在收购对手Pebble的软件和知识产权后裁减了110名员工——裁员比例为6%。就连称霸智能手机领域的苹果,其手表业务,在财报中的数据,也不见乐观。
巴菲特的解释,其实很好地解释了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可穿戴设备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关键,那就是“过度消费”。如今,网络媒体,自媒体以内容创业为主,虽然向网络展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到的事实,但是,众说纷纭之中,也就会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东西过分夸大了。
责任编辑:
之前,媒体曾经报道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Richline集团计划今年春季发布一款智能首饰Ela。Ela使佩戴者能设定定制颜色和振动提醒,收到来电和短信时通过改变颜色、振动通知他们。巴菲特把目光转向了这款首饰。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他只是将Ela视作对珠宝业务的增强,而不是将它视作一款科技产品。他在一份电邮声明中对CNBC表示,“珠宝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不会消亡,因此这是一个安全的赌注。增加科技元素,我们只是对人人都知道并喜爱的一些东西进行了升级,使之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
曾几何时,可穿戴设备被添上“智能”的元素,在近几年像开了外挂一样,火热了起来。受智能手机光环的影响,可穿戴设备也就被公认为是风口下一个要吹起来的猪。可是,可穿戴设备在概念炒作下,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续航太短,功能不全,创新不够成为众所周知的缺憾。于是,2016年,可穿戴设备就彻底惨淡了。
阅读 ()
正如巴菲特所说,Ela只是一款珠宝,只不过添加了科技元素,不应该被认为是科技产品。智能穿戴,本身的属性就是穿戴,只不过加上了智能的元素而已。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把这个属性给颠倒了,形成了一种假象。
今天,一则“巴菲特投资可穿戴设备”的消息出来了,让许多人惊叹不已。
“过度消费”的可穿戴设备 是该理性回归了
2017-02-09 17:28 来源:中航爱创客
投诉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可穿戴设备,还没有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就走了下坡路了,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另一方面,巴菲特是个真正的投资人,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在去年的“美国400富豪榜”中,排名第三。如此一个股神,为何要看好日渐唱衰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