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基金发行热度略有回升 四季度关注科技成长热点
诺亚财富统计显示,过去一周纳入统计的214只股票型基金中有153只录得正收益。其中消费增长确定,重仓白酒、家居等消费品的鹏华养老产业领涨。混合型基金则有七成以上收益为正,1937只基金中,1418只录得正收益。在最近资源板块、成长标的先后补涨后,股市高位盘整;受益于本周股市的结构性涨跌行情,银华基金的多只产品涨幅居前。指数型基金方面,635只基金中,443只业绩上涨。
不过,另一方面,当前可认购新基数量在持续下降。本周内可认购的基金共30只,与上周相比减少10只。分类来看,股票型基金4只,混合型基金22只,债券型基金2只,货币型基金1只,国际(QDII)基金1只。
备受投资者期待的公募FOF近日终于破冰,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嘉实基金、海富通基金、建信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各有一只公募FOF获批。长城证券指出,目前已批准注册几家公司都将快速抢鲜发行,成为公募FOF启航的第一批,此后预期多家基金公司的多只FOF基金将集中发行。数据显示,目前证监会2017年9月11日公布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行政许可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显示,截至2017年9月1日,证监会已受理46家基金公司的83只FOF基金的注册申请,此次批准6家后,尚有77只FOF基金在审批中,其中,2017年3月获证监会首批反馈的有40只。
FOF将集中发行 初期建议分散投资
近期,一系列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令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投资者对周期股行情的持续性产生了怀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指出,当前阶段,供给侧和环保是主逻辑,需求侧是辅逻辑。当前市场对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判断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悲观转向乐观。全球范围看,海外复苏的态势是比较明确的,所以从3-5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周期股是相对乐观的,但不要把长期利好短期化,短期基于需求新周期的理论去买周期股,尤其是在复苏初期业绩还未释放、国内周期股跌不透的背景下,恐怕收益率波动会比较大。从市场情绪和资金面角度看,近期市场有了很大的改善,站在目前时点,无论周期股还是成长股都有机会,应该淡化风格,以业绩为驱动,重视估值较低、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尽管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小幅回落,但深证综指和中小板指则维持了缓慢上涨趋势。而受益于市场回暖持续,各类基金近期表现也稳中有升。对于四季度市场,业内人士相对乐观认为,A股盈利增长驱动的能力仍将持续,在经济平稳增长、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预期通胀水平有可能在未来出现温和抬升的迹象,行业集中度高、产能扩张约束紧且下游消费需求稳定性高的行业,盈利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议投资者重视估值与盈利,采取均衡配置的方式,同时可关注科技成长热点板块以及相关基金产品。
长城证券预测分析,未来混合型FOF的竞争中,择时能力强的FOF将胜出,工具型基金将受到FOF基金青睐并将加剧基金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具体来看,投资者对公募FOF基金的收益预期,是具有比普通基金更低的风险,而同时又能享受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收益的盈利能力。这个收益目标靠择时能力差的公募基金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对混合型FOF基金而言,具有择时能力的FOF基金将在长期业绩和管理规模的竞争中胜出。而FOF基金在制订了资产配置目标后,需要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基金作为配置工具。两类工具型基金将受青睐:一是投资范围确定,投资组合相对透明,较为直接实现FOF资产配置目标的基金,如指数型基金、主题型基金。二是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上市交易型基金(ETF和LOF)。预期随着FOF基金的发展,工具型基金规模将有所增加。
长城证券也强调指出,公募基金近年来规模向少数优秀基金公司集中的趋势一直很明显,FOF基金的发展,将加剧这一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FOF的投资者会选择综合管理能力强、产品线齐全的优秀基金公司发行的FOF基金;另一方面,FOF基金筛选基金时也会选择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或综合管理能力强,或某类基金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秀基金公司旗下的优秀基金。由此,基金业强者恒强的格局会加剧。
配置方面,中欧基金则认为,当前市场情绪持续修复,A股整体向下的空间或已较为有限,科技成长板块的热点值得期待。未来大概率将呈现“科技成长热点不断、各板块轮番上涨”的行情。投资者可以适当调整组合仓位,在基金投资方面,则可以重点关注与未来市场风格相契合的基金产品。
具体来看,首批批准注册的FOF基金全部为混合型基金,风格趋于稳健。《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中,监管层接受申报的FOF基金有5种类型: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混合型和其他型。从FOF基金的自身特点、发行初衷和投资者群体风险偏好来看,预期未来发行的FOF基金类型以混合型居多。
相关阅读
谈及未来市场,王彦杰保持乐观看法,他认为,市场风格仍将延续之前的走势;债券市场方面也不悲观,可以寻求阶段性的机会;信用债市场则偏向谨慎,但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可以透过严谨的信用分析,寻找到适当的投资标的与机会。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他建议投资者在四季度可以放宽风险偏好,适度增加在A股及港股的投资配置;固定收益产品短期内的超额收益较为有限,但下跌风险不高,仍可保持必要的配置,慎选投资品种。
分享到: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