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深兰科技新获云锋基金数千万投资 陈海波下一步将如何布局新零售?
9月23日晚,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向RFID世界网记者独家透露,作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深兰本月已经完成pre A轮融资,由云锋基金独家投资数千万,其下月还将继续跟投深兰科技的A轮融资,预计融资金额将超过1亿元。
深兰科技是一家To B的人工智能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由澳洲海归陈海波于2014年创立,在无人零售已成零售新风口的当下,深兰科技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广受业界关注,其下一步的战略布局很可能将改变无人零售的未来竞争格局,相信这也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深兰科技下一步到底将如何布局新零售?其创始人陈海波近期在由物联传媒主办的2017年零售智能化创新应用大会上的发言中已有诸多表露,下面是RFID世界网对其发言的详细回顾。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 陈海波
3个半流派的混战,鹿死谁手?
目前,市面上无人零售技术大体可分为3个半流派,一个是利用RFID技术,即物联网流派;一个是一/二维码技术,也叫互联网流派;第三个是人工智能,它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及机器视觉等技术完成对用户、商品、需求习惯等的精准识别和分析,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是深兰科技及亚马逊;对于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陈海波将其归结为半个流派,阿里的淘咖啡即如此,此外,淘咖啡也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前两个流派的应用已很多,像缤果盒子(RFID)及小麦便利店(扫码)即是。作为上世纪30年代发明的RFID技术,它的非友好介质很多,比如金属、液体 铝箔等,这是它本身的特质决定的,是硬伤,但它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非常适合,比如服装,仓储、物流等。事实上,RFID在海外应用得非常多,因为非常便宜,但在国内,其价格需要几毛钱甚至一块钱,这对很多零售商品而言,价格显然稍高,“RFID用于部分种类的零售升级是合适的,但它很难成为主流,难以担当未来零售智能升级的重任。”陈海波说。
互联网流派主要应用一/二维码技术,依靠顾客信用自己扫码结算,然后离店。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商家利益很难保证,因为顾客没有结算也可直接拿着商品离店。“概念很好,建立在完全信任的社会基础之上,但其商用前景恐怕难言乐观,并不是所有人都“性本善”了。”陈海波解释道。
早前,陈海波被邀参加一次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们是如何看待新零售的讨论。交流中,陈海波提出:顾客是上帝还是奴隶?很多无人店的购物规定很多,购物流程很多,比如顾客在入店有10几条的购物须知,入店需要扫码,需要验证,还不能戴口罩,不能带眼镜,不能戴帽子,因为用了面部识别;进去选好商品后还不能立马就走,需要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将线上的购物流程再来一遍,可以出门了吗?抱歉,顾客还需要扫脸验证,要经过RFID读写室,以确定拿了哪些商品,这一系列流程正确完成后,方能离店。
顾客很辛苦,“很多无人零售方案把通常购物所需的4、5步提升到十几步。”陈海波认为“C端不管B端的痛,C端不管B端的美”,无论是因为商家要降低成本还是商家要技术升级,让客户购物更麻烦,就绝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在陈海波看来,这2个半的流派是有问题的,它们把顾客原本购物过程只需的4、5个步骤变得更多,顾客购物时,需要先下载app,否则进不了门,需要扫描验证,验证后才能进入,挑好商品后又是一轮扫码验证及支付过程,显然,它们将原本由收银员做的事情,全由顾客代劳了。
“都说顾客是上帝,但上帝做得是不是太多了?你如果要求客户为你收银,商店是不是需要给顾客一些收银补贴?”陈海波反问。都说零售在进行智能化升级,但升级的结果却是让整个购物过程更复杂,这个方向是不对的,这不是深兰的方向,陈海波表示,科技进步让人可以更懒惰,人工智能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反之,是违背潮流的!
陈海波请与会者想象这样一幅场景:物联网技术无人店、互联网技术无人店与最普通的夫妻老婆店排在一排进行pk,顾客分别站在二者之间,无人店有没有信心让顾客走进你的店?结局可能非常残酷,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料,陈海波表示,“你的购物流程那么多,顾客凭什么选你,还不如直接去夫妻老婆店买,因为你并没有让顾客的购物更便捷。”
深兰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为顾客提供最便捷的购物方式,扫码(或验手)开门,拿货关门,自动结算,两个步骤完成购物,比有人商店的4、5步还简单,比其他流派体验更好,亦比夫妻老婆店便捷得多!
深兰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店 take go
为什么Amazon Go的商用迟迟不能落地?
人工智能流派的始作俑者当算与深兰科技同门的Amazon Go了,目前其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也是Amazon Go一再推迟落地时间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Amazon Go最初方案的设计班底基本已经解散,现在基本由新的研发班底成员在负责。最初,Amazon Go的研发团队在设计时,用的亦是RFID,近场天线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缺陷很明显,它离不开APP,“未来APP一定是不存在的!”陈海波认为。本来顾客拿着钱就可以进店消费,却因为没带手机而不能买任何东西,这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Amazon Go对顾客的追踪依赖面部识别及手机定位来完成,顾客一旦戴口罩或者做一些面部识别无法完成的动作时如何处理?此时,Amazon Go就会跟丢消费者;此外,一旦消费者数量超过一定额度(据说不能超过20人),整套系统的计算量会超出系统承受力,系统随时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对商品的识别,Amazon Go运用了多种感知技术,比如近场天线、重力感应等,这使得成本非常高昂,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此外,Amazon Go的商品绑定的不是人,而是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顾客的资金风险。
显然,上述的种种问题亟待亚马逊去解决,亦大大推迟了Amazon Go的落地商用!
但Amazon Go引领业界风气之先的重大意义不可忽视,“Amazon Go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了一种无人值守的结算方式,这对C端体验的提升意义重大!”陈海波说。
深兰的新零售战略
自马云在去年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新零售变得炙手可热,零售的线上线下结合亦成为业界共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