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细数平板电脑五宗罪 低价带来复兴?
平板电脑行业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迅速的转变。
今年以来,平板电脑销量下滑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平板电脑真的要死了吗?预计2017年全线淘汰!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和推测层出不穷。那么,究竟是谁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平板电脑遭遇“寒流”呢?
遥想当年,在第一台iPad发布的前几天出现了一条值得纪念的推文。来自技术界的某位人士(可惜我现在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也找不回那条推文了)在一条不到140个字的推文中说他们正准备进入最后一个没有iPad的周末。
这体现了市场对这款新型设备的期待,平板市场在iPad推出之后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根据最近的一篇报道,IDC预期苹果的iPad销量将会出现下滑,最终会在2018年稳定到24.5%的市场份额。Android平板的数量将会在未来几年达到最大的增幅,但是市场份额方面会从今年的67.7%轻微降至2018年的64%。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平板电脑的市场很快就达到了饱和,因为平板设备的新增消费者的增速放缓,而且现有平板用户的设备更换周期比想象中的要更长,各种利好因素进一步消失,预期差距逐渐扩大,平板电脑这到底是怎么了?
平板电脑销量下滑的五大原因
iPad销量缩水
上周,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报告。报告指出,苹果公司iPad产品线的出货量预计在今年面临首次下跌。苹果iPad产品线在今年的出货量仅有6490万台,与去年相比下降12.7%。最为全球出货量最高的平板,平板大家iPad销量缩水无疑成为平板电脑销量下滑的重要诱因之一。
之前,就有人推测iPhone6和iPhone6Plus两款大屏手机具备的iPad的部分功能,很可能会导致iPad客户群的减少。这一猜想似乎也得到充分证明。据阅读和视频应用Pocket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发现,升级至iPhone6的用户有72%的阅读时间是在手机上度过的,相比之下使用iPad阅读的时间仅占28%;而升级前在iPhone5s上的阅读时间占55%,iPhone6Plus用户的手机阅读时间占比更高达80%,相比之下iPad仅为20%。这也让一部分分析人士感叹,尽管苹果公司推出了的iPhone6和iPhone6Plus强势打败了三星手机等系列产品,可是却引发了iPhone与iPad的自相蚕食,似乎这一仗完胜得并不潇洒漂亮,更加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讽刺意味。
更换周期长
在亚洲市场,平板电脑的使用功效其实和电视机差不多,主要用于观看电视剧、电影及播放音乐。做一个同类比方,一个家庭怎么会在1-2年频繁更换电视机呢?同理,平板电脑的更换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起初,平板电脑的升级换代被估计为2-3年,可是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周期还要长很多。2010年,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可谓是席卷中国大地,其火爆程度极盛一时。经历了4年的演进和发展,平板电脑已经进入消费的稳定期。很多人也都表示,旧的平板电脑还能使用,短期内并不影响使用,因此也就未考虑升级换代的事情。
智能手机蚕食
从大牌来说,有苹果、三星等多款国际知名品牌智能手机;从小来说,有小米、酷派等性价比高的国产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功能的强大化、丰富化,以及屏幕的大屏化、体积的轻量化,都让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平板电脑时三思而后行。与此同时,目前很多智能手机可以处理多种任务,完全可以代替平板电脑。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iPhone或三星电子公司的Galaxy智能手机上网、观影、玩游戏、收发邮件,对平板电脑的兴趣在逐步减少。相比平板电脑,人们对大屏智能手机更加感兴趣,更新换代的欲望也高。另外,手机通话功能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手机的普及率,永远是平板电脑望尘莫及的!
产品缺乏新意
无论哪个行业,似乎都逃脱不了产品同质化的命运。一旦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演越烈,势必会造成产品的滞销。2010年,苹果iPad经历一场爆棚增长。之后,各种品牌的平板电脑如春笋般一夜成长起来。不仅外观千篇一律,就连名字也都是苹果的孪生兄弟,比如华硕EeePad、惠普TouchPad、联想乐Pad等。然而,产品品牌的异军突起,并没有带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平板电脑的硬件、软件、市场营销、内容方面都未曾有新的气色,有的只是产品雷同以及浓烈的价格硝烟。产品功能不具备吸引力,消费者对平板电脑业趋向理智消费,销量下滑自然是意料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平板电脑领域,苹果iPad缺乏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三星安卓平板是一个潜在的iPad杀手,可是以单个品来排名,苹果iPad在全球的出货量依然位居榜首。所谓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改进的动力。只有变革,才会让苹果iPad更加完备,更加适用市场需求。
市场定位偏颇
或许从一开始,平板电脑的市场定位就有些偏颇。迄今为止,人们谈论起iPad等平板电脑,似乎就是娱乐游戏的代名词,总不会联想到商务办公。市场定位的偏颇也就注定了近日销量的下滑。起初,平板电脑可是打着替代笔记本电脑、PC终端的旗号而面世的。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并未对其二者产生实质性的冲击。许多商务企业人士表示,在商务办公领域,iPad等平板电脑没有实用性。目前,多数平板电脑不支持打印机功能。尽管领头羊iPad操作系统更新,但是也只能支持少数几款打印机,而不是全部品牌。此外,平板电脑打字功能麻烦、不具备许多企业应用程序等缺陷,也都极大地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试问,谁不想买一个性价比、功能使用的IT产品呢?
总之,平板电脑目前正在遭遇“寒流”的袭击。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没有逃脱销量下滑的噩运。据国内调研机易观智库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平板电脑销量156.6万台,环比下降8.6%;ID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销量为1810万台,相比于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低于市场预期。此外,个别企业也因销量下滑,做出不得已的举措。今年,惠普就与RIM等大厂决定收掉平板电脑业务,间接造成台湾代工厂英业达与广达裁员。其实,裁员、紧缩业务都不是正途,目前唯一要做到的就是赶紧找到抵御“寒流”的方法,方能重获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李嘉
平板市场的增长点转向低端设备
抵御寒冬的办法可能会寄托于低价平板,另外2018年的Windows平板数量将会是现在的三倍,而且市场份额也会翻倍,低价平板正在崛起。
最后的一个预测让我有点意外。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中,除了基数较低这个事实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可以促使Windows平板的销量大涨呢?
我想谜底很快就会揭晓了。关注微软动态的社区在今天开始热烈地讨论一批售价低于100美元的Windows平板,虽然它们在技术参数方面有所限制,但这些毕竟是不到100美元就可以买到的Windows平板啊!
不难想象,微软本身也是非常乐意看到这些低价Windows平板出现的,正是它当时向所有9英寸以下的设备免费提供Windows授权的决定造就了这些低价的平板。下面请让我引用一下自己之前写过的内容:
微软向小型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提供免费Windows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换取市场份额。
在免除智能手机的Windows授权费用之后,微软对OEM厂商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让它们有新的动力去采用微软的移动平台。OEM厂商本来生产每一台Android设备都要向微软支付一笔专利费用,但是现在它们多了一个无需软件成本的选择,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微软的财务为什么可以支撑这个决定呢?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微软从这些设备上获取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这里指的是平板OEM的收入)…
所以微软这次的做法并不会对它的财务造成明显的影响,反而可以让它得到最需要的东西:市场份额。
所以微软现在和它的合作伙伴一起带着超低价格的设备杀入了平板市场,另一方面,谷歌的低价Android平板已经在市场上占据非常高的份额。
根据IDC的预计,随着微软和谷歌在低价平板市场份额的竞争日渐白热化,苹果将可以收复一定的失地。我觉得我们将会看到低端平板市场出现异常激烈的竞争。简而言之,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是难以动摇的,也就是说IDC所预期的设备增长很可能是来自低价的平板设备。所以这将会是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6个月,非常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低价的Windows平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超出预期。如果微软能够做到的话,IDC的2018年预测数据可能就不准确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