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你眼中的可穿戴设备是什么样的?
首先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可穿戴式设备?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如何来定义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顾名思义,就是被用户“穿”在身上,与穿戴者产生某种“交互”,不需要用户过多干扰(无感)的工作,而且应该是始终开启,一直工作,执行某些计算,处理一类特定信息。这是一种不需要产生过度的交互,能够与人无感、持续地,甚至是 24小时互动交互的新物种。这样一个东西,能够把人这个个体时时刻刻跟周围的物联网或者说信息社会进行互动连接。
案例一: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
所以,今天的PPT一开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和探讨一下,可穿戴智能硬件到底是什么?;过程中,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华米做过的有趣的案例,不仅仅是计步和睡眠统计。最后,我想从这些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智能可穿戴式硬件是怎样改变我们生活、并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座各位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小米手环」,但是可能知道小米手环是由华米科技设计、生产的和提供其互联网服务及运营的人会少一些。我们华米科技做的东西比较接地气,在小米手环出来之前,手环类产品都在大几百到上千元,很多人都了解,我们最早推出来的小米手环只有79块钱,成为了一个爆款,现在是市面上销售的是小米手环2代,累计已经销售超过3000万枚手环。
第二,可穿戴智能硬件将“人”的各种状态反馈给信息世界,实时的人的状态,是你在物联网世界里人的状态的表达。例如,手环可以测到你的心电、心跳,会检测出你坐得太久,检测出你睡着了或者正在爬楼、跑步等等。这些与个人相关的基础状态都可以方便的实时发送给整个信息物联网世界,从而与周围物联网应用产生智能的互动反馈,从而创造出新的应用来。这是根本点。
手环带来的海量数据研究将如何用来更好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这种连接的特点有两条:
还有更多的更广阔的应用场景。部分想法实际上也正在实现,例如近期我们与建设银行合作的「龙支付米动手环」,可以实现在ATM机上直接取现。你可以戴着这枚龙支付米动手环去跑步、然后去7-11刷手环买水,然后还可以用手环去坐公交和地铁回家。目前这些线下互动的场景,对于当前发布的这枚米动龙支付手环来说,暂时还只能用于上海地区的公交系统,后面也会拓展我们的业务到北京、广州等地方。
原标题:你眼中的可穿戴设备是什么样的?
我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比较发散的话题: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们的下一步怎么做?这个话题主要是最近的一个热点,因为这几天IT圈子里面有个热点新闻,曾经推出受到消费者喜欢的Jawbone手环的公司宣布倒闭了。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我们做过的案例,其中一些案例也许虽然仍处于不成熟的早期实验阶段,但未来会真正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华米科技通过将SDK、云服务技术运用于手环中,通过手环这样的可穿戴式设备,把人这样的元素接入IOT、信息互联网中去。在座的创业者如果有好的项目,也欢迎与我们联系,共同致力于这个有趣而充满挑战的伟大项目——将人这个元素与物理世界(物联网)和信息世界(互联网)无缝连接。
责任编辑:
2.根本点:人的基础状态可以非常低成本地被广播给整个信息物联网世界,从而与周围物联网应用产生智能反馈,从而创造出一些新的应用出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所以,这里想强调可穿戴式设备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轻,不仅仅是表现为重量轻,更是无感地融入你生活的轻。
小米手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什么是可穿戴式设备?
这种身份的概念也可以在小区、物业、健身房等场景中应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很多很多的门。这个场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需要和服务运营提供着合作,我们自己聚焦可穿戴设备硬件和最直接的互联网服务本身,对于这类外部延伸的应用场景,我们是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去与合作伙伴合作,我们就会把API、云服务的接口提供给他们。
可穿戴设备,将人和整个信息世界连接起来。
可穿戴式设备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在哪里?
这是从人机交互和计算发展历史的角度看来这个新物种,通过可穿戴式智能硬件,我们在人机交互层面上实现了零距离,将计算再次往前推进。像手环戴在我手上,跟我无时无刻进行交互,采集数据、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我各种情况的发生,这种交互模式会实现了很多全新的功能,而未来随着更多的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交互方式加入其中。所以,我们认为从交互的角度来看,可穿戴式智能硬件代表着把“计算”往前又推了一步,是计算的新革命,并将持续向前发展。当然从其他角度来分析,这也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把“人”这样的一个个体与大千世界的物联网连接起来。
可穿戴设备本身特点:轻、无感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