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表四大关键技术进展剖析
智能手表四大关键技术进展剖析
2017-11-10 08:46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智能手表 /技术 /移动芯片
原标题:智能手表四大关键技术进展剖析
来源:内容来自CTIMES,谢谢。
完美,理想的智能手表要有最全面的无线支援,包含蓝牙,Wi-Fi,5G以及对应IoT的技术;要拥有超长的电池寿命,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以「年」来计,此外,它要有完美的显示器,无论白天黑夜,室内室外,都要完美的传递资讯。简单说,它得像救生衣一样,是危难时最后一个值得倚赖的工具。
现在的问题是,还要等多久,还差距多远?
本篇文章将从电池与充电技术、显示面板、无线与通讯芯片与处理器的技术进度,来理解智能手表当前与未来的发展。
电池与充电技术
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力与寿命,是目前消费者在选购时的重要考量之一,同时这也是制造商想尽办法要突破的困境,但却是个两难的问题。在改善电池续航力的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便是提高电池容量,但若要兼顾手表外型及提供更多应用程式下,通常也代表着电源供应及电力消耗的难度增加。
第一代Apple Watch的电池容量仅205mAh,比摩托罗拉Moto 360的300mAh以及LG G Watch R的400mAh电池容量更小。到了第二代Apple Watch,已配置容量为334毫安时的电池,比第一代增长35%。到了近日推出的Apple watch3 更将研发重点放在电池续航力的突破上
三星去年12月发行的Samsung Gear S3,将电池容量提升到380 mAh,并内建有自动启用低耗电表盘功能,当低电量时此功能将自动启用,让时间显示功能至少还能使用,根据官方资料,使用时间可到三天。
图1 : LG watch sport采用到430 mAh容量的电池,几乎是目前最大
今年刚推出的新款LG watch sport,为了提升手表运用功能的多样化,新款配有LTE无线网络和可用于交易的NFC功能,同时也把电池容量增加到430 mAh,已是目前市面上拥有最大电池容量的智能表,但根据官方宣称电池续航力为一天,显然额外功能的增加,都让容量已增倍的电池仍显得力不从心。
显示电池容量最大的手表,并不能保证其拥有最佳续航力,制造商在改善电池续航力的问题,除提高电池容量外,都朝降低作业系统跟萤幕耗电量方式着手,又或者改善电池充电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标榜可自动充电的智能表,运用传统机械表概念,在智能表中导入动力电池系统,只要穿戴者移动就会自动充电,但目前尚未量产,充电与续航效果如何都尚待考证。
除了自动充电技术外,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猎能技术」,也是另一个运用到智能表上的充电技术。Matrix发行的PowerWatch即标榜用体温充电,也就是只要戴着就不会没电。
换而言之,就是目前智能手表仍没有一个可以担当主角的电池技术,唯一可以期待的方向,就是自动充电技术,但此技术若要满足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与智能应用,恐怕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因此,也只能以持续期待的心情看待了。
显示面板
图2 : 友达光电在Touch Taiwan 2017展出日光可读(Sun readable)的智能表显示器
目前电子表萤幕以圆形或方形设计为主,而可用以作为显示器的技术很多,一般常见包括LCD、AMOLED、EPD(电泳显示技术或称电子纸)及高通开发的Mirasol,但目前市面上多数智能表系配备AMOLED显示器。
从第2代Apple watch 开始就采用OLED Retina 显示器,将萤幕亮度达到了1000 nit,是第一代的2倍,有助于配戴者在户外看清表面内容。
三星不意外使用其自家的Super AMOLED,若以新款标榜可游泳的防水手环,采用曲面的Curved Super AMOLED萤幕(216*432),让运动表款更贴近手手腕,且萤幕也更宽。
LG智能手表的面板,是搭配其持续开发中的P-OLED( Plastic OLED),这款面板同时也用在今年8月推出的新款手机当中。LG一直未停止P-OLED研发工作,这款新P-OLED面板,优势在于相较于其他玻璃制OLED,耐用度提高,且厚度较薄,重量也较轻。
传闻下一代apple watch可能使用的Micro LED,Micro LED可使面板更轻薄,发光效能大幅提升,且能与多个感测元件结合,更”智能”控制萤幕的LED 画素,减少功耗,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力。由于Micro LED拥有高于OLED的优势,已有许多参与者,且根据业者表示,最快可能于今年底试产,初期可能被应用到智能表等需要小尺寸面板的产品上。但由于目前制造技术上遭遇许多挑战,使得成本居高不下,何时可顺利量产作为商用,尚存在不确定性。
图3 : 台湾以【手表】为题的专利件数
无线与通讯芯片
通讯与网路功能是智能手表之所以智能的主因,不仅要实现不落于一般手机的通话品质,同时还要能对应更趋丰富的智能控制和感测功能,也因此持续增强智能表在此环节上性能,也是目前智能手表技术发展的重点。
过去智能表多仅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目的是为让表可与手机联系,再间接地透过网路,发挥手机上各种应用功能。但脱离蓝牙连结范围后,手机与手表便无法联系,于是逐渐将手表建入Wi-Fi模组,让手表与手机间透过Wi-Fi连线进行更长距离的远端连结。
但这样还不够,为了降低手表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同时还能有更多应用功能,LTE功能的智能表于焉而生。LG在去年推出首款可插SIM卡的4G LTE手表后,今年发表的Apple Watch 3也提供LTE版本,且采用内建eSIM,只要与iphone配对后即可使用同个门号,无须透过额外SIM卡。Canalys看好内建LTE的智能手表,在内建无线宽频后,使用情境将不再处处受限,将成为驱动智能手表出货量大跃进的关键。
智能表有了独立的4G以后,多了可以通话及其他社交功能,再加入GPS卫星定位技术后,即能协助导航及户外活动应用,而透过增加NFC,就能实现行动支付,这些新配备应可让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用户,透过智能表来暂时摆脱手机的桎梏。
核心处理器
如前面所说,要提高电池续航力的方法之一,是降低作业系统的电力消耗,而处理器的效能提升至为关键。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