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金川集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本报记者 程小旭 仲瑞
“可以说,金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它集中了全国各大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在金川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在近日举行的金川第22次科技创新大会暨金昌市—金川集团地企融合创新大会上表示。
近年来,金川集团将科技创新摆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支撑位置,坚持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积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全员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企业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历经58年的发展,金川集团已成为目前我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跻身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成绩斐然,这都源于金川集团始终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会上表示。
为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迅速占领科技前沿,金川集团深入开展产学研用联合科技攻关,与兰州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了新型企校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等世界著名科研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参与金川产学研攻关合作单位数量超过60个。
金川集团科技部副总经理程少逸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集团研发投入经费每年均达到主要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四年来,公司组织开展各类科研攻关课题200余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6项,取得重大成果68项,其中60%以上的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公司申请专利1863件,发明专利526件,实用新型专利1337件,2016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打造自主创新体系
据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永前介绍,近年来,公司围绕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凝练形成了“工艺为重、研发并举、以我为主、引智借力”的科技工作方针。
2015年,金川“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金川集团科研开发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公司实施了涉及采矿、选矿、镍铜冶炼、贵金属提取等领域的6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效推动了金川集团进入红土矿冶炼领域,做大做强贵金属产业,创新镍钴冶炼传统选冶流程,研究深部和贫矿采矿新工艺,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
王永前表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金川集团大力实施以技术创新带动全员创新、以全员创新带动技术革新,使创新与生产互促发展并进到岗位、落到人头。
“金川集团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镍钴资源企业,要立足于世界有色金属之林,需要不断创新。下一步,金川集团应在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说。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金川集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