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监管路线图加速落地 互联网金融格局生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按照新的监管要求:有场景、获客成本较低、风控能力较好的机构可以继续展业;贷款期限应当适当拉长,保证低利率。
红岭创投一直以来都是以大额标在业内闻名,但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和所有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分别不得超过20万元和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额度分别是100万元和500万元。这对红岭创投来说必然是重创。
另一方面,则是互金企业融资不断。截至11月底,P2P网贷行业2017年共发生36例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约87.03亿元。而在11月P2P网贷行业发生5例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约15.05亿元,相比上月明显回温。
近期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金融报告》认为,在网贷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平台数量仍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有所放缓。按照当前平台退出和转型速度(2015年减少1290家,2016年减少1727家,2017年目前已减少575家),结合2018年可能的政策影响,预计2018年平台数量有望缩减至1200家之内。
这并不是个案。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54家,相比10月底减少了21家。而在2016年11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为2534家,同比下降580家。
“做了8年网贷,我的心太累了!”周世平坦言,转型是因为垫付和坏账,“我们做到2700多亿元交易量,不仅没有赚钱,还有8亿元的坏账。未来这样的平台没有可能性,我老周也没有底气继续让投资人一直在平台投资,因为长期垫付那个漏洞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平台会爆掉。”
强监管或将在2018年延续,这轮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强监管并未暂停。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严监管都将是主要基调。
有的平台退出
91金融创始人许泽玮认为,越来越严、越来越细、愈发全面的监管政策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合规是平台发展必要前提,是夯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石。
8月24日,银监会再度亮剑,正式印发实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并给予已开展业务的网贷机构6个月整改期。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出炉,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关键性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6月底,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作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
编者按:全面从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资本市场的主线。针对市场上的各种乱象和“套路”,监管重拳接连落地,无论银行、保险、券商、IPO、基金、资管还是新金融业态,对此皆感同身受。此外,在IPO大规模开闸之时,最严发审委履职、发行监察委亮相、首发通过率创新低、交易所问询函频发、股价操纵遭重拳打击等等,也体现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全面从严监管的意志。
乱象丛生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2017年迎来了监管的全面介入,这股“监管潮”从年初持续到了年底。
“专注细分市场领域的平台更容易获得资本方的青睐,专注于某个细分行业,深耕行业,而不是追逐热点。”广州一互联网金融平台高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从业绩来看,趣店、拍拍贷、乐信等均实现盈利,其中拍拍贷三季度营业收入12.5亿元,净利润为5.414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增长179.8%;趣店第三季度趣店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322%;乐信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817万元,净利润率为4.7%。
有的平台赴美上市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相关的监管政策连连,从P2P网贷整改、校园贷到现金贷,再到年底的互联网小贷暂停批设,一部分平台在这轮强监管之下主动退出。
在12月57号文件出台后,P2P备案料将成为不少平台的“生死线”,互金行业的“大浪淘沙”终将来临。融360预计,随着2018年初备案登记的正式启动,不能备案的平台只能被迫转型或清退,届时网贷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在这一轮强监管之下,部分平台选择了退出网贷行业。
中央高规格会议多次强调“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行三会”亦持续出台严监管政策。分析称,2018年“防风险”“去杠杆”的监管基调虽将延续,但金融领域监管料进一步趋严,且监管政策重点将从“急管理”转向“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设。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用这句话形容2017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再合适不过。
[摘要] 全面从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资本市场的主线。针对市场上的各种乱象和“套路”,监管重拳接连落地,无论银行、保险、券商、IPO、基金、资管还是新金融业态,对此皆感同身受。
愈加严厉的监管加速互金行业淘汰,有些平台退出,但有些平台成功上市。2017年中国互金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情更加高涨,从年初的信而富,到后来的趣店、拍拍贷、乐信等。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