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全球典型的十大绿色建筑案例,看看你了解几个!
“雨水收集”摩天楼的顶部和外壳设有系统的排水设施,目的在于尽可能多的“捕获“降雨以满足大楼每日的自身用水需求。大楼平均每日每人用水大约150升,其中85升将可能由雨水代替。在这种观点之下,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尽可能多的收集并处理雨水的大楼,并把收集到的水供给大楼的使用者。几千年来植物一直是雨水采集和处理系统的高手,这个系统帮助它们解决自身水的不足和剩余问题。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迪拜是征服世界。它是世界纪录之家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最大的烟火表演等等。 2013年,迪拜公布了变化开端——一个商业建筑,收到107的110点,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建筑,打破了记录像素的建筑。
行走在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的中央商务区,只需稍稍抬头,就能看见巴林世贸中心那双塔之间凌空飞架的三座水平轴发电风车。这三座风能涡轮机的安装费用为100 万巴币,每年约提供1300 兆瓦时(130 万度) 的电力, 相当于200万吨煤或者600 万桶石油的发电量,供300 个普通家庭一年之用。风力叶轮日夜不停旋转,不带来任何环境污染,似在提醒所有把渴望目光投向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耗者:地球上其实还有更环保、更适宜生存的能源获取方式亟待我们去开发。
台北公共图书馆北分公司是一个环保建筑。馆内建材或钢构、或木造,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就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和负担。而全馆设计採用挑高夹层的高低窗产生的浮力通风,再配合气体交换机,就能降低室内温度约4℃,这么做,不仅可节省电费,更能将户外清新的空气引进来,减少昏昏欲睡之感。
新加坡对“绿色建筑”的实施推广十分重视,至2030年,可持续发展部际委员会为建筑环境业设定的目标为:绿色建筑占所有建筑的比例至少达到80%。
8.迪拜谢赫扎耶德路:变化开端
丰冈冬天寒冷而多雪,夏天炎热,终年潮湿。于是,便出现了一种传统的住宅,内部设有一个很大的空穴空间,被称作TAKA。在这样一个空间内,热空气和湿气可以通过天窗扩散出去,使其俨然成为一个空气调节系统。外墙涂有灰泥,具有强大的防火性能。
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菲普斯可持续景观中心是在一片城市棕地中重新建设的,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场地上所有的废弃物和雨洪都能够在场地本身范围内有效处理。设计中采用了150种乡土植被,同时实现能源和水的零消耗。
9. 新加坡:义顺邱德拔医院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猛然敲响了人类的生存警钟,巴林世贸中心无疑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了巴林世贸中心这个风能摩天大楼的成功案例,风能—— 这种可再生、无污染且储量巨大的能源,更能激发天下有识之士的信心, 才好各展才智,开发利用,减少二氧化碳之类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繁育的地球。
另外,设有太阳能光电板发电的轻质生态屋顶,可发电十六千瓦的电力,其发电量相当于在夏天中正午时可供应全馆同时间20%的用电量。至于斜坡屋顶及草坡设计,则可绿化屋顶涵养水分、减低直接曝晒;藉斜屋顶收集而来的雨水用于浇灌植栽及清洁用水,则达到水资源的再利用。一、二楼中间楼梯的墙面,採用来自莺歌陶磁厂废料,经切割后巧妙成为层次分明的陶磁立面,午后阳光洒进来时更透出层层叠叠的彩色光辉,又是环保建材再利用的实例。
[导读]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全球典型的绿色建筑案例!
建筑外立面的景观墙布满了使用滴管过滤系统的气生植物,形成室外卫生间的私密屏风。室外的浅水植物为生态池塘提供了主要的水循环过滤系统。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