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中国“芯”拒绝玻璃心 科学看待国产CPU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产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果实不不断涌现,许多我们父辈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一一实现,这既是科研人员不断进取的结果,更是整个国家社会整合能力、综合能力提升的体现。就在不久之前,国产“大飞机”(干线客机)C919成功首飞,就是这种景象的真实例证。
21世纪中国产业的进步是多角度的,并非所有产业都能迅速获得大部分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就像前文提到的C919,在首飞之前,一直处在很强的争议漩涡之中。与之类似地,国产通用处理器产业的舆论声音也很嘈杂,甚至面临更加混乱的局面。我们今天想要简单评议一下国产CPU的一些舆论现象。
中国“芯”拒绝玻璃心 科学看待国产CPU
围绕国产CPU,一直有两个巨大的争议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一是“自主”二字的标准到底如何认定;二是舆论宣传和事实产业目标到底要实现怎样的成果。前一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国人对不同国产CPU团队到底有多少东西是“自己的”这种质疑上面;后一个问题,相关从业人员和社会整体并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围绕这两个核心,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社会各界、“粉丝”团体、科研机构甚至投资机构吵得沸反盈天。
同为大工程 运十、C919 等大飞机与国产CPU 面临的社会舆论类似
国产CPU的应用领域既涵盖了嵌入式设备、服务器设备等专业领域,也同时面对消费级民用市场。由于服务对象和应用领域的巨大分歧,不同类型的国产CPU在国人“心中”存在感大小相去甚远,如专门针对服务器的飞腾、申威等,不说默默无闻,也很少显赫于报端。对于这种旨在服务专业领域,甚至拥有军方资历的CPU品牌,普通国人是并不关注的,他们本身就与大众有着相当的距离,也应当如此。
国产CPU从无到有当然很成功 但很多人纠结有多成功 谁比谁更成功
真正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无一不是不仅仅满足于专业领域,旨在在消费级市场上闯出一番天地的选手,比如我们十几年如一日在新闻中能够看到的龙芯,就是个中典型。消费级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名度和历史惯性的重要性一直高于单一产品技术的先进性或功能性,因为这是一个被充分培育的市场,默默无闻的产品绝无可能一飞冲天。于是,为了让大众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各个国产CPU品牌无不在宣传策略上选择与业界知名品牌做对比。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各种新闻描述国产CPU能够在某种条件下追上Intel或AMD的技术水平,甚至已经对此麻木,就是这种不得已因素的直接体现。
AMD年底才能发布的Raven Ridge APU 在3月就被国产CPU放到了性能比较行列中
这种主观上无可指责,客观却带来“攀附”效果的宣传,既培养了一大批专门用户自己心中“图腾”的国产CPU粉丝,也创造了大环境对国产CPU的一种疏离感与不信任感。尤为让人感到痛心地是,这些国产CPU粉丝不但“狂喷”本来有可能对国产“芯”报以理解的中立围观群众,还自身攻讦,互相指责对方支持的CPU品牌不够“自主”,是买办、是骗局或者毒瘤。这种现象亲痛仇快,令人叹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芯”拒绝玻璃心 科学看待国产CPU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