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可穿戴设备市场遇冷 靠什么技术“咸鱼翻身”?
可穿戴设备市场遇冷 靠什么技术“咸鱼翻身”?
版次:B01来源:深圳商报 2018年01月06日
可穿戴设备曾经一度被认为将代替智能手机,但2017年的市场却远不如预期红火。Apple Watch 3也许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凭借亮眼的出货量,在去年第三季度打败曾经位居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榜首的小米,重回冠军位置。
由于功能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智能手机、续航能力差以及应用场景少等特性,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往往难以满足用户不断升级的要求。不过在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更加注重设计感与功能性的研发,力求为使用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据预测,至2020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40亿美元,2015年至2020年全球累计年增长率有望突破20%。
从“可穿”到“想穿”,需要更多创意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只停留在“可以穿戴”,而非“想要穿戴”。想要改变现状,必须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并勇于利用最新技术改造提升产品。
仿生视觉
这种可穿戴的设备在耳机听筒部位配有摄像头,可以识别路标,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辨认生物。
优化音质的耳机
可移动的耳机可以过滤噪音,或者放大外部音源,对于热爱音乐的群体,这种改进可谓福音。
视觉残障专用导航
时尚围巾配备摄像头,可以将前方的障碍物通过振动方式反馈给视觉有障碍的人,帮助其及时躲避。
有毒气体传感器
当检测到有毒气体释放的时候,这款贴纸会导电并传送信号给人体。
紫外线监控器
当紫外线指数到达危险标准时,这款贴纸会发出警报,提醒佩戴它的人注意防晒。
便携式翻译器
轻便的多语种翻译设备可以实时翻译,消除语言壁垒,帮助用户和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沟通,可谓“旅行神器”。
智能外套
可用手势识别控制,其供电来自用户的肢体移动和体温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供应自身,还可以为其他电子设备充电。
增强型假肢
这种传感器可以通过读取肌肉动作来控制数据接口,进而帮助平时很难使用鼠标的残疾人士。
代替键盘的手指带
一款名为Tap的手指带问世,可以让用户用双手在任何表面上打字,这个系统目前仍有一定的差错率,但是用户还是能够找到打字的正确姿态。这种蓝牙设备有望成为智能手机虚拟键盘的一种替代方案。
未来设备的文字输入界面,将会更精确、配适度更高、具有更多功能,并且更加移动化和更有创意。
如果想要让人穿
设计必须尊重人
可穿戴设备近期的市场低迷、创新乏力,也许需要设计者回归初心,从根源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智能头盔Skully Helmets的发明者Marcus Weller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让可穿戴设备可能受用户欢迎技术设计原则:
为大家解决日常问题。要想让人穿上,可穿戴设备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实质性的、经常发生的。
要从人开始,而不是机器。可穿戴技术设计应该从人类问题开始,而不应该从寻找位置的特定技术解决方案开始。
请求而不是要求。你去哪里可穿戴设备都跟着你,所以它应该尊重当前时刻,不至于让你分心。
增强人类能力,但不是取代人类。它应该让穿戴者更好地消费和体验,但不要代替或干扰穿戴者的体验。
减少问题而非增加麻烦。可穿戴解决方案为人们的生活解决的问题应该要比它带来的问题要多。
利用现有行为。可穿戴技术应该让人对设备产生一种自然延伸的感觉,不应需要人去适应或强迫进行新的行为。
穿上可以更健康也是未来的方向
可穿戴设备的另外一个增长点是医疗保健。目前美国政府正努力将可穿戴设备整合进医疗保健系统中,因此可穿戴设备未来获得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这也会让消费者越来越健康。
此外,运动健身市场仍然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主战场,通过技术优化和创意设计,未来还将有更多有趣的健身可穿戴设备面世。
哮喘监控
佩戴这款监控仪器后,如果设备侦测到用户呼吸和心跳频率有问题时,就会发出哮喘早期警报。
人工胰腺
在糖尿病治疗上,下一代产品会通过算法和膳食植入到程序中,帮助患者改良其荷尔蒙数值。
人工肾脏
一款可穿戴式人工肾脏给透析病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降低了他们需要在椅子上安坐的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这款治疗仪器正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人工肾脏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以移动,仪器运作时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的工作与活动。
生理健康监测器
追踪女性经期和监测生物标记物,提示健康风险,可以对用户可能患上的严重生理疾病做出早期预警。
VR传感设备
通过更加细微的传感器增强虚拟现实(VR)技术的物理反馈,这种优化可以使已有的沉浸式体验具有更为身临其境的感受。
机械外骨骼
这种集成电动机、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运动辅助设备,可以帮助运动中的用户降低拉伤风险,并维持平衡感。
有触觉的假肢
不同于普通假肢,这种安装了传感器的产品,可以实时反馈动作的力度,并将讯号传导给安装在皮肤上的设备,让假肢使用者“感受”到触觉。
3D打印鞋垫
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鞋垫,可以让骨科患者的行走更加舒适,减轻因步行造成的脚步疼痛感。
文字素材 通讯员 常舒艺 · 图形创意 汤亦
作者:常舒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