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可穿戴设备市场冰点将至 行业能否绝处逢生?
可穿戴设备市场冰点将至 行业能否绝处逢生?
智能可穿戴设备曾经被视为继智能手机后的又一大新兴领域,然而时过境迁,智能可穿戴行业似乎并没有达到理想预期。2016年以来,可穿戴设备急速跌入谷底,冰点之势逐步形成。
近年来,外界将智能手表看作下一个科技行业新浪潮。据称,智能手表将成为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成为新一代应用软件和社交网络的载体。智能手表或将让人们摆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并从一个小众极客市场变成一个大众主流市场。
然而所有的期望并未实现,人们看到的与事实恰好相反。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穿戴设备市场显得十分脆弱。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成为牺牲品,他们消亡的速度甚至超越了被苹果智能手机等高端智能手机踢出历史舞台的速度。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智能手表的弃用率为29%,健身追踪器则达到30%,主要原因包括使用者认为其功能不实用、用腻了或可穿戴设备本身出现故障等。由此看一看出,相对于使用率,可穿戴设备弃用率显得相当高。
近日,可穿戴设备行业又传来噩耗,曾经是智能手表先驱型企业的美国Pebble公司也走到了尽头,其软件业务被廉价地卖给了Fitbit公司。12月8日,Fitbit确认收购智能手环品牌Pebble,此次收购耗资4000万美金,内容涉及到Pebble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独立App、固件开发,以及各项其它知识产权。
事实上,Pebble的陨落并非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遭遇的首次重大打击。早在去年年底,同为可穿戴设备巨头的Jawbone就已经宣布裁员15%,且关闭了位于美国纽约的办公室。最终,被尊为“可穿戴设备鼻祖”的Jawbone,同样不得不放弃曾经令其声名鹊起的智能手环业务,由此不难看出市场的变化莫测。
从Jawbone智能手环的陨落,到Pebble公司的猝死,全球智能手表市场早已陷入了一片阴云中。对于全球市场现状,有外媒指出“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死亡”的观点。不得不承认,这一言论并不是空穴来风,但也并不代表可穿戴市场就此灭亡,仍有部分企业在该领域继续开拓疆土。
为手表等穿戴设备开发操作系统的谷歌就是其中之一。日前,谷歌收购了一家新创公司,准备继续完善其操作系统AndroidWear。此外,谷歌还在今年的I/O大会上首次介绍了其Daydream平台,这是一个将Android设备与全新一代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整合的平台。
那么,谷歌的动作能否挽回一线生机?在目前的智能手表市场上,苹果手表一马当先,而包括摩托罗拉在内的安卓手表厂商则是噩耗连连,有媒体指出谷歌在穿戴市场的梦想也将面临破灭。与其他消费类科技一样,可穿戴设备普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旦用户了解了其价值,就会迅速普及。但是,目前可穿戴设备尚处于初级阶段,离全民普及尚远,市场先驱的失败不可避免。
但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失败。据IDC最新报告显示,智能手表出货量在2016年第三季度下跌51.6%,但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3.1%。其中,Fitbit公司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它在这一季度出货530万台可穿戴设备,占市场份额23%。从这一方面来看,可穿戴设备在产品形态上的创新仍会持续,在不远的将来依然有望走出低谷,成长为一个主流消费类市场。
责任编辑:李晴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