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创新引领创业这条路该怎么走
创新引领创业这条路该怎么走
创新创业4.0时代来了!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如此强调,让很多年轻人感到振奋。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在许多人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86个字,就是创新创业4.0时代的注脚。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创新创业4.0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要素更加丰富”、“整个创新创业体系更加立体化”。而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围绕创新创业开展的一系列服务需要做出什么转变?
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这些国家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战略,如何与年轻人的创业实践相结合?
4.0时代,创新有多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宇认为,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新建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相比,“推进”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依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适合地区发展的创新创业体系。
过去两年,国家先后公布了120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以下简称“航星园”)是一个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在园区常务副总经理郭永喜看来,创新创业1.0时代创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进入4.0时代,创新就要发挥更多作用,“要从依托创新、扶持创新、支持创新层面去带动创业,这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转变。”
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服务也要“创新”。“创新创业基地不是纯粹的创新创业空间、孵化器或者加速器,而是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载体。”园区副总经理周孟飞称,未来园区要在人才、技术和资本三方面对创业企业展开更精准的服务。
据介绍,航星园每年吸引30名左右的留学人才落地园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我们跟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建立了创新合作模式,把海外的一些科技人才、项目引到园区,进行创新合作。”
在技术层面,航星园将发挥航天科工自身的专业优势,依托航天科工集团的研发能力,为园区的创新创业团队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园区的很多龙头企业都有一些创新研究院,这块也是我们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
在资金方面,园区也正在筹备成立基金,用以对园区内优质的企业进行投资。在赵宇看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要加强对处于萌芽期具有潜在创新性企业的扶持力度,敢于试点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制约,促进这些有潜力的萌芽企业度过早期的难关。
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重要使命还包括推动各类主体融通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大型企业构建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赵宇告诉记者。
郭永喜特别留意到 “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这14个字。在他看来,融合需要一个核心,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就可以承担核心的作用。
航星园的产业定位是服务科技类和文化类的创业企业,在13.5万平方米的园区里,目前入驻了300多家企业,其中有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还有大量的小微企业。
“怎么让它们融通发展?”这两年,园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园区正围绕科技与文化的产业定位,形成产业集群,把同在一条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进行上下游分工协作,让创新与创业融合到产业链条中间去。“小企业有技术的,园区就帮着跟大企业对接;大企业有什么需求的话,园区也找小企业看能不能帮忙。”
园区希望真正做到让大企业和小企业“大手拉小手”,彼此开放研发、渠道和客户等资源,这样才能够出现融通发展的前景。
从“盖房子”到“家具共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赵宇认为,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的持续深入发展,要围绕创新资源展开,“这方面大企业的创新资源更丰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这让许多人眼前为之一亮。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注意到,国家提出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他认为,建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能够带动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观念的转变。但企业、机构内部的资源,难以通过众创空间传递到创业者身上。今年“开放创新资源”,是抓住了痛点。
他表示,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地方。从“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到“开放创新资源”,这一过程就像从“盖房子”到“家具共用”。之前设立众创空间是建房子,但能不能让里面的人住得更好,取决于房主能不能把更多的内部资源向创业者开放。
零号湾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合作的创新创业培育平台。张志刚告诉记者,这里的创业者,如果需要上海交大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零号湾可以帮他们协调申请,“有些(资源)是免费开放的”。
郭永喜说,航天科工集团的相关研究院有许多实验室。如何把这些实验室里的设备仪器开放给创业企业使用,是航星园今年重点考虑的问题。他计划搭建一个平台,将集团内部的一些研究院和实验室对接到所需要的企业上。
这几年,我国有一些城市面向中小创业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券来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创新科技服务。
“这相当于政府承担了一部分企业早期的运营和研发成本。”张志刚认为,需要中小企业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政策。而涉及到外省的创业企业,需要跨省使用一些创新资源,张志刚认为,政府可以搭建一个平台,把各个省市、各个地区的开放资源放进去,打破地域间的限制。
在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看来,开放创新资源,目前一些机构的动力不足,可以考虑把开放创新资源纳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考核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近年来十分关注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最吸引他的就是“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这句话。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