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哪一个更加靠近未来?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已经迈向大规模化与微型化两个极端,处在中间位置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在不远的将来就将面临变革。通过超级计算机来进行的云计算终将取代个人高性能电脑设备,而小型化穿戴式设备也将进一步挤压个人电脑的使用范围,到底笔记本与台式机哪一个能发挥自身优势快速转型?这将是所有传统电脑厂商都将面临的新思考。今天的文章将为大家分析当前笔记本与台式机的发展状况,并加入有关VR与云计算的分析与前瞻,我们未来的科技生活会是什么样?就由我来告诉你。
· 笔记本电脑当前的发展路线
随着制程工艺的进步,传统主流笔记本电脑在近几年成功走向了轻薄化的道路,更强的性能与更小体积让曾经轻薄类笔记本难以企及的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成功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回顾过去,在酷睿i系列处理器刚刚出现时,笔记本电脑为了适应四核八线程的到来而作出了许多努力,初代i7-720QM仅有1.6GHz的基础频率,四核睿频1.73GHz,可发热量却并不因为极低的主频而被轻松压制,当年45nm制程下的初代Core i系列不得不说存在着许多遗憾。
而到了2017年,随着英特尔全新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登场,曾经象征着高性能的四核八线程安装到了纤薄的轻薄本中,六核十二线程登陆主流游戏本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不仅如此,AMD在今年的发力为整个PC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yzen处理器的到来打破了英特尔的绝对优势地位,让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笔记本电脑当前的发展思路其实就如同超级计算机和小型穿戴设备两极分化的缩影,一方面顶级性能的笔记本依然朝着大型化迈进,另一方面轻薄化这一笔记本的大趋势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即使轻薄笔记本也拥有了强劲的CPU,故而计算性能进步飞速,但Max-Q技术加持下的高性能独显也让轻薄游戏本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传统高性能游戏本依然保持着庞大的体积、堪比台式机的惊人性能以及超强的扩展性,在绝对的性能面前轻薄就显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
· 轻薄本能否彻底取代传统笔记本
虽然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于笔记本有高性能需求,但我们从轻薄本高速的发展就能看出当前笔记本市场已经开始向轻薄倾斜了。很明显,当前13.3英寸笔记本已经成为最主流的尺寸,几年前还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比例的14英寸不知不觉间就难觅踪迹了。
在显卡的图形性能迅速发展的今天,主流单机大作已经不是过去需要顶级游戏本才能流畅高画质的时代,中端消费级游戏本就已经能基本满足游戏娱乐需要,因此游戏本走向轻薄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与普通轻薄本不同,轻薄游戏本依然维持15.6英寸甚至17.3英寸的屏幕尺寸,但是在厚度与内部设计的紧凑度方面提高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轻薄化已经是所有种类笔记本的共同发展趋势,而传统笔记本能够维持多久就要看CPU与显卡这两个核心硬件的发展速度了。即使现在的Max-Q技术看起来非常理想,但它实质上毕竟是一种科学的降频手段,在目前来看虽然结果比较理想,但是长远上说依然谈不上成熟,或许两三代后独立显卡能够轻松应用在轻薄笔记本上而无需降低功耗和频率。
八代酷睿来临后,轻薄本终于获得了四核八线程的高规格,虽然超高的睿频频率非常喜人,但实际的使用表现却并不理想。受限于轻薄产品羸弱的散热模组,英特尔为八代低电压酷睿设置的TDP仅为15W,但部分厂商为了能让自己的产品有更好的性能发挥,会将CPU的功耗设置灵活的浮动。八代低电压酷睿在高负荷工作时仅能维持短暂的高频,剩下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功耗墙和温度墙作斗争,不仅发热难以控制,四核八线程应有的表现也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笔记本在未来能够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核心硬件的发展速度,或许以后的笔记本将不存在明显的游戏本和轻薄本之分了。
· 台式机的发展极度依赖于市场的需要
经常关注台式电脑的朋友一定能发现,虽然台式机在硬件配置的选择上相比笔记本来讲要灵活得多,性能的期望值也更高,但它们几乎无法存在于我们的视野中了。尤其是品牌台式机,有限的扩展性与保修带来的升级风险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仅有少数大品牌所推出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不冷不热的回应。
相比于品牌机,台式组装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要明显大得多,更加灵活的配置选择、更出色的扩展性、更优的性价比以及更佳的升级潜力让组装机依然活跃于市场,尤其是近两年水冷MOD等新玩法的出现更是引燃了DIY玩家的热情。显然,消费者需要更多新鲜事物与新的设计,单纯的硬件堆叠很难吸引新鲜血液的注入。
今年最为火热的电脑游戏非《绝地求生:大逃杀》莫属,这款游戏有效的冲击了国内《英雄联盟》数年以来的绝对霸主地位,虽然“吃鸡”在绝对热度方面无法超越LOL,但它却对电脑硬件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