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江南愤青:两年前解读互联网资管政策新规
很多现实的大平台,给他哪怕更多的时间,也是无法构建这样的能力的,所以他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平稳退出,别的行业退出无非停了就停了,金融业务的退出,取决于资产质量,尤其大额业务,不是说退就能退的。这些机构会比较痛苦。
P2P监管意见最大的意义就是给了P2P一个小额分散的合法化渠道,以前除了正规金融机构,都是无法在市场中阳光化的借贷的,现在在一定额度以内阳光化了,你操作业务就不用担心法律问题了,所以我倒是觉得一批真正立足普惠金融的金融家们,到了该践行你们理想的时候了,何必想着去突破呢?
其实也不需要特别聪明的人,只要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哪怕这个人曾经是个脚踏实地的企业家,一旦发现整个价格差之后,也会有这种想法,他每天晚上肯定会问自己,何必辛辛苦苦做事情呢。
许多企业一旦借贷了,就至少三五年离不开这个钱的,个人也一样,因为他们不可能很快赚了一笔钱把这笔钱给还了,许多人和企业都是借了短期的资金,使用在长期用途上,他们借钱的时候压根没想过明年就不能再借了。现在告诉他们不可以了,那很现实的选择是两个,找地方借来还这边,要么就干脆不还了,因为还也死,不还还有可能拖着等着活下去。
我今天谈谈自己对这个监管意见所带来的一些行业可能的变化,提一些我个人的看法,权当是给从业者和投资者一些个人的看法吧。
整一个傻逼逻辑,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全球性难题,那个国家说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国家脑子坏了,小微企业融资本身就应该是难啊,不难真是奇怪了,另外,哪怕这个区域真是蓝海好了,一旦挤入更多的银行金融机构的时候,再蓝的海,也红给你看。
财富管理接入P2P资产,这个不用说了,绝对大面积的衰退,那么接入公募基金的模式会如何呢?
概率只有在独立事件的时候才会有效,什么意思啊,就是每个违约的事件都是相互独立的,譬如你撞车了,不代表别人也会撞车,都是小概率事件,每年全国撞车的整体概率是差不多的,但是借款不是独立事件,一个民工违约了,其实你会发现他身边的人也很容易违约。为什么?估计都是厂子发不出工资了,一个死,死一片,也可能是他们之间借钱了,这个人不还钱,又一片人不还钱,每个人之间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甚至也有可能整体性萧条,导致全国民工都日子很难过,不独立的事件就最终使得概率论在借贷领域使用是扯淡的事情,谁用谁死。
关于财富管理的机会的文章,还是参考我之后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写了三个多月了,应该快好了。这里就不多扯淡了,核心就是一点,流量公司如果转型到理财类,所面临的监管问题,很可能只会更加严格,而不是更加宽松,至少值钱的所谓活期的各种宝宝模式可能都不一定能够能玩的下去,但是更可怕的我个人感觉还是资产萎缩带来流量的风险压力陡增,这个问题可以单独开一个章节去谈了。
从这个执行办法来看,我个人感觉很难说好和不好的问题,只能说有这个办法比没这个办法要好,至少让大家知道往什么地方去,该怎么做;能做就做,不能做,早点撤,所以是挺好的,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代价有点大。
事实上,这个世界,真正你想借给他们钱的人,其实是不需要借钱的,往往他们自己很有钱,他们每天苦恼的是钱借给谁的问题,而绝大部分的没钱人,才会想到借钱,他们苦恼的是去哪里借钱。
监管出台后市场格局会如何?一地鸡毛
过去三四年,大概有不下200亿人民币投向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我个人感觉基本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跑出来的概率很低。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