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平板电脑 一尺见方的大世界
“我的所有想法,只能通过设计图来传递,而这些设计图要展示给我的老板和客户,通常只能通过电脑。”陈越说,平板电脑轻巧、便于携带,有了它,随时随地都可以跟客户谈生意,对他来说,平板电脑就是展示工作方案的平台。
平板电脑
改变着工作方式
“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玩,基本上平板不离身。”80后杨毅然是一名十足的“平板控”,在他的生活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C
还有更“大气”的。
据网上一项调查显示,72%的大学生曾有过一天或者几天不写汉字的经历,其中23%的人认为,有那么多便捷的电子设备,何必再用笔写字。“虽说手机也可以扫描二维码,但我还是觉得平板电脑方便些,也更洋气。”
“一个平板在手,网上购物、玩游戏、拍照等全都轻松搞定。”90后张琳说,平板电脑不仅可以打发旅途中无聊的时间,同时加入的通话和3G上网功能为人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比如,手机没电时,平板可以进行网络通话,而平板的拍照功能比很多手机都强大,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不过,如果平板电脑能设计得再小巧些,那就大有取代手机的可能性。
在市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陈清说:“我每个月都会在书店消费,但多数时候还是会选择电子书,因为它无论是下载或者阅读都很方便,不但省钱,还随时随地都能看。”就在元旦节,陈清购买了一台Ipad,除了娱乐,读书也是陈清看中的主要功能。
在触控屏上“切水果”、“弹小鸟”……色彩艳丽、游戏丰富、携带方便的平板电脑日益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宠儿。在新的一年里,很多家长也乐于将其作为礼物或奖品送给孩子。可是,平板电脑在充分给予孩子们游戏快乐和网上冲浪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潜在危害。
10日下午,记者乘坐市区5路公交发现,只要是有座位的乘客,都在摆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些乘客或是在浏览网页,或是在使用聊天工具,还有的则在打游戏。
此外,诸如平板电脑这类科技产品,其功能往往非常强大,并不仅仅是一台可移动的播放器、游戏机或摄像机,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使用者却只用到很小一部分功能。如何用是个人自由,但不物尽其用,却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所以,高科技产品并不完全是时尚、时髦的代名词,认真研究其功能,结合自己实际需求,用好了,往往能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效率和质量。
记者采访发现,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提升了品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些人过于依赖这些新产品,沉浸于科技带来的感官享受中,进而忽略了生活中一些必要的东西。
“有一次过情人节,我特意给女朋友手写了一封情书,结果字迹难看不说,还被她发现好几处错别字,尴尬惨了。”刘力说。或者某天我们用平板电脑导航,走到某处没有信号的地方,我们会觉得前途未卜。又或者我们过于依赖从平板电脑中获取资料,让我们失去了学习和钻研的精神,产生惰性。
80后家长黄蕊和丈夫平时工作很忙,没时间陪6岁的孩子,便买了平板电脑给孩子当“玩伴”。没想到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家,就拿着它玩“切水果”等游戏,直到吃晚饭才罢手。一段时间后,黄蕊发现孩子特别爱揉眼睛,看不远处的物体要费很大劲,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孩子眼睛出现轻微近视,虽然可以调节好,但黄蕊心里仍不是滋味。
有人研究后发现,过多地将时间花费在这些东西上,不知不觉间成了习惯,生活容易走向单调,很可能无意之中就疏远了身边人,特别是与自己亲近的人。
平板好用 也得用好
过度的依赖不一定就是好事,也许某天我们的平板电脑坏了,我们会觉得无所适从,就像突然停了电、停了水。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基本都有自己的电脑,但不管是数量还是价格都比不上现在的孩子。 ”曾洪雨说,她的辅导班里,有很多孩子都用平板电脑,上课时,如果笔记太多,学生们便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拍照。
一尺见方的大世界
“这几年,智能产品的崛起,助推了学生消费市场的火爆,一名学生拥有多台价值上千元的电子产品已经不再稀奇。”曾洪雨说。
汽车站候车、公交车上、影院门口……随处可见“低头族”,他们不是拿着手机,就是捧着平板电脑,而目的只有一个,消磨时间。
“同学们都有,我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个。”高二学生赵炜说,现在平板电脑是自己朋友圈里的“标配”电子产品,没有的话显得落伍。因而在去年春节的时候,赵炜向父母要了一台平板电脑作为新年礼物。至于平板电脑对自己学习帮助大不大,赵炜表示,那不重要,关键是得有。
“使用电子菜单或许是今后餐饮店的一种趋势。”该咖啡馆负责人认为,使用平板电脑点菜最大作用就是能提高餐饮服务效率。消费者点菜时,服务员只需在电脑屏幕上轻触菜名即可。点击菜品下单后,订单就直接通过电脑系统传至厨房内。“一台平板电脑可以实现几桌客人同时点单。一方面,能有效缓解服务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还能为消费者节约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消磨时间,只是平板电脑的一种“属性”,对有些人来说,它还是让工作更有效率、更有价值的必要工具。
“平板”平淡了社会关系
从第一款Ipad发布以来,平板电脑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主流的智能终端产品,其功能已然覆盖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是否能够取代笔记本电脑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了平板电脑相伴,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的阅读兴趣已从纸质读物转向各种屏幕,虽然很多人的阅读习惯仍在,但却因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而发生了改变。
“现在科技发达了,消费者都喜欢用手机团购消费,我们商家常常需要扫描消费者团购券上的二维码,有了平板电脑,这一操作变得很简单。”餐馆老板说,以前他的平板电脑只是用于闲暇时打发时间,现在却成了最重要的办公设备。
随后,记者追随几位典型的低头族的脚步,对他们的低头状态一探究竟后发现,QQ、微信、微博、电子书、游戏成为平板电脑的装机必备。一些女性用户会装淘宝、带美化功能的拍照应用软件等,而男性会装上各类游戏。科技的进步,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绝对不是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孤立。所以,在面对这些新颖、时尚、好玩儿的新产品时,适度利用和过度沉迷,需要我们把握好度。
“我那个时候上课如果掏出手机,肯定会被没收。现在课堂上,学生拿出手机甚至平板电脑对准黑板讲义拍照,老师已经见怪不怪了。 ”1984年出生的曾洪雨如今在市区某培训学校担任数学辅导教师,她对于如今学生们的电子设备之齐全颇有感触。
沉迷“平板”
“平时跟客户谈生意时,我常用平板电脑向客户展示我的设计作品,这比过去仅用语言描述要有效果得多,客户也更乐于接受。”陈越说,“如果客户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还可以现场记录、调整、改动,非常方便实用。”
由于单位离家较远,杨毅然平常上班大都坐公交车,而在等车的时候,平板电脑便成了他消磨时间的工具。玩玩连连看、天天爱消除、斗地主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时候甚至一局游戏还没完,就已经到了单位。
当心伤身又伤神“现在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手写,只要把自己的签名练好就行了。”大二学生卢文说,上大学以后,写作业基本都用电脑,在外用平板,在寝室用笔记本,而课堂笔记则直接找老师拷贝。有这么多便捷的电子帮手,除了考试,他几乎都不拿笔了。正因如此,在大一下半期期末考试时,在做论述题时,有好些字都忘记怎么写了,20分的大题只得了10分。10年前,能在开学前获得一款台式电脑是许多学生的梦想。时过境迁,电子产品迅猛发展,与学生族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标配。
记者手记:
B
平板电脑成“移动书房”
在你眼里,平板电脑是什么?手机的大表哥,还是电脑的小师弟?不管它是谁家的“亲戚”,不可否认的是,平板电脑早已不是上班途中、被窝里打发时间的“半闲置品”,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它已然变身十八般武艺俱全的“神器”。
8日晚上,在市区上坝路某中餐馆里,记者看到,餐馆老板正拿着平板电脑扫描消费者手机上的“美团”团购券二维码。
电脑虽“平” 却让生活更“圆”了
80后“辣妈”杨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一次我指导孩子写作业,遇到几个稍微复杂的字,半天没想出来怎么写,最后只好偷偷拿出平板用拼音打字。”“现在完全没有以前热闹了,个个不是捧着手机就是平板电脑,互相交换什么微博信息,加微信什么的。”80后李颖一向喜欢朋友聚会,不过最近,她却对聚会不“感冒”了。“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密交流,而不是把孩子丢给平板电脑,即使父母无法抽身,也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如何使用平板电脑。”毕恒婧说,建议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平板电脑,如果玩一定要限时间,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而对于使用平板电脑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较其他同龄孩子动作迟缓、笨手笨脚、不活泼、不愿意做游戏,应及时带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检查和干预。
消磨时间的玩具
——走进不同人的“平板”生活
长时间受强光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的是视力的下降和色觉敏感度的降低,严重甚至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市民张先生的儿子最近便有一些小小的变化。自从去年下半年给孩子买了一个平板电脑作为生日礼物后,孩子每天幼儿园一放学就吵着要回家玩平板电脑。时间一长,张先生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喜欢说话,平时就喜欢拿着平板电脑玩,即使有小朋友到家里来找他玩,他也不愿意出门,孩子这些细微的变化让张先生非常担心。
她告诉记者,聚会时也有人提出建议:“吃饭的时候把手机和平板电脑全部交出来,如果不行就负责买单。”但是根本没有效果,不到半小时,手机和平板电脑又全部到各自手里了,有的说单位领导会找,还有的说家人会担心。在李颖看来,如果再这样下去,聚会就失去了意义。
“上一次买书是在三年前了吧,这几年一直在网上看书,已经习惯了。网上看书资源多,又便宜。”大二学生许江说,虽然现在的智能手机也能看书,但屏幕和字体太小,长期看会影响视力,而平板电脑的屏幕和字体相对要大一些,用来看书,眼睛也相对轻松一些。
A
平板电脑是“标配”
小孩不宜长时间玩
而在市区某事业单位做文秘工作的刘力告诉记者,自从毕业后他就几乎没有用笔写过字,写文案基本上都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真正手写只有在收快递或去银行取钱时签名。市区某中学心理老师毕恒婧认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出现,使得电子书走出了电脑的单一载体,不但丰富了电子阅读的手段,也让电子书比实体书更易引起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而平板电脑自然也成了大众的“移动书房”。
别让电脑代替大脑
平板电脑逼真的互动模式、悦耳的声音和动画元素,使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而由于视屏上信息变化快,触屏式操作使页面迅速移动,孩子一般不多思考即进入下一个画面,这种无“消化”过程的信息接收,会妨碍孩子的思维和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并且使孩子对虚拟世界以外的事物缺乏兴趣,进一步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
平板电脑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视觉刺激过于强烈。虽然平板电脑都配有亮度调节功能,但这种自动调节是按照成人标准设计的,对于低龄孩子特别是幼童来说,这个功能形同虚设。
9日晚上,市民胡先生和两个朋友来到市区朝阳街某咖啡馆里,餐桌上,一台平板电脑吸引了他的注意。“你需要点什么?饮料,还是甜品?”当服务员将平板电脑拿在手中时,胡先生才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电子菜单。他发现,不少食客在点完菜后,就拿起平板电脑玩游戏或看视频。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平板电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用平板电脑点餐、用平板电脑扫描团购券的二维码等,在雅安都可以见到。
70后陈越是市区某户外广告公司的设计员,平板电脑对于他来说,如同他的大脑,里面有着给客户设计的广告图,以及许多创意设计。
“出门旅游也必须带上它,除了玩游戏,还可以拍照。”杨毅然说,平板电脑方便携带,除了可以在坐飞机时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拍照、美化图片、上传图片一气呵成,方便又省时。
D
防沉迷应从娃娃抓起
此外,孩子在使用平板产品时,眼睛会与屏幕贴得相当近,这更加剧了对眼睛的伤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负责调节看远看近的肌肉——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看近,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相关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聚焦功能,诱发近视,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