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主板风光不再 创业板迎春天 二季度掘金新经济
2018年一季度A股行情收官。截至周五收盘,上证综指一季度下跌4.18%,深证成指下跌1.56%。主板冲高回落同时,创业板却升势强劲,创业板指一季度上涨8.43%。
不妨回顾一季度大盘走势,沪指一月冲高3587点后大幅调整,二月最低探至3062点,三月反弹受挫后再度下探。记者注意到,导致大盘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蓝筹股疲弱。而周五晚间,国务院还同意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
大众证券报特别连线南京证券所长助理、高级宏观分析师陈君君,华泰证券经纪与财富首席投顾陈慧琴,请两位业内资深人士揭示市场变化,并对二季度A股走势及投资机会深度分析。
主板继续调整 创业板迎春
记者:2018年一季度A股冲高回落,蓝筹股表现低迷,而创业板则强劲反弹。您认为A股二季度将如何运行?主板和创业板哪个机会更大?
陈君君:A股波动率与全球风险资产同向共振,自熔断以来 “进二退一”的慢牛走势正受到冲击。从国内来看,虽然1-2月经济数据超预期,但受内部结构矛盾和季节性因素消减影响,市场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存疑,仍有待二季度春季开工数据验证国内经济韧性。政策窗口期后金融监管预计将继续落地,贸易战引发的新的风险点使得市场再度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二季度市场受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波动率料将加大。但投资者也不必过度悲观,一方面经过前期调整,沪指目前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置。前期公募基金快速发行以及纳入MSCI预期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政府调控能力较强,经历阵痛后产业升级带来的高质量发展将降低国内经济对传统制造业出口的依赖。
年初以来,A股风格表现极端化,白马蓝筹过于拥挤的微观交易环境形成新的风险点,交易趋势一旦被破坏,“信仰”顷刻间瓦解,虽有基本面支撑,但“抱团”瓦解后市场重拾信心也并非易事。创业板估值溢价率已回落至历史较低位,政策暖意提振市场风险偏好,阻力相对较小的创业板迎来躁动式反弹,但内生增长能力不足仍是隐忧。
市场经历极端的蓝筹行情以及小盘股躁动后,预计二季度风格将逐步走向平衡。大消费,金融,地产等蓝筹股基本面整体向好的格局并未改变,业绩始终是股价的坚实支撑。目前金融,地产等板块估值依然具备优势,未来逐步消化前期利空后,大盘蓝筹股有望企稳后重回升势,但预期收益率或需降低。对于成长股,短期风险偏好的提升对冲内生增长能力不足的担忧,但长期来看,业绩连续下滑的个股依然面临较大的估值回归压力,择股时应关注成长明确性。
陈慧琴:A股一季度冲高回落,主要因为大批白马股走弱拖累。导致白马股走弱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资金抱团模式的结束。一批白马股近两年来股价持续创出新高,其背后就是机构资金抱团的结果。随着蓝筹股股价不断走高,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兑现,使得它们上涨变得乏力,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蓝筹股股价也开始出现拐点。二是投资者对蓝筹股业绩产生担忧。风险是涨出来的,蓝筹股持续上涨后,估值洼地被抹平。市场整体环境开始变化时,投资者担心蓝筹股能否维持高增长,业绩是否能支撑高股价。
预计随着蓝筹股持续走弱,二季度A股指数很难乐观,特别是主板。部分金融股近期的破位是有效的,前期市场风向标沪深300、上证50在近期的反弹中表现很弱,这都表明主力在逐步转战创业板,这种风格转换正在被强化,所以二季度创业板机会更大。
关注新经济龙头股
记者:一季度以来,主题性概念轮番表现,如锂电、军工、国企改革、独角兽、区块链等都有不俗的涨幅。您认为二季度还可以关注哪些板块和主题?
陈君君:中国经济步入到由大变强的新时代,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然路径,龙头化是必然趋势。二季度市场远没到流动性泛滥、风险偏好大幅提升的阶段,业绩是最核心的变量,有业绩的龙头公司才有持续性。
因此,二季度市场风格趋于平衡之下,仍看好相关的成长龙头和价值龙头。一方面,蓝筹估值仍有优势。2月以来回调盘整的价值类股,估值盈利匹配度相对更好,价值龙头如金融、家电等龙头仍可作为底仓进行配置。另一方面,成长择优出奇。新经济仍将是中期投资主线,新旧动能切换大势所趋,政策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的信号明确,优质新经济公司将更被A股市场包容,未来盈利预期的改善也将进一步推进成长股行情,当然依然需要注意回避纯粹题材炒作。
二季度,看好相关成长板块龙头,如电子制造(半导体)、通信设备(5G)、医药(创新药、医疗服务)、新能源汽车、传媒板块中的龙头个股。主题方向重点关注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
陈慧琴:二季度投资者可继续跟踪医药、人工智能、互联网、软件等新经济惠及的行业。与银行、地产、煤炭等传统行业不同的是,新兴行业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受宏观经济冲击相对较小。以医药行业为例,创新药、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细分行业都有较大潜力可挖。近期医药板块在大盘调整之际显示出逆市创新高的特点,这就表明了主力对于医药板块的持续运作。
投资者在挖掘新兴行业标的时,应坚持自下而上的策略,精选个股,选择“真成长”的公司进行投资。对于纯题材炒作,还是以快进快出为主,切忌盲目追涨。
积极把握业绩主线
记者: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二季度我国经济宏观面有什么需要关注?资金面在二季度会有什么特点,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陈君君: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并未实质性脱离L型横盘阶段,在总量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分化加剧的特征将更加凸显。总体来说,当前经济向好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但伴随着外部扰动因素不断增加,国内地产与基建投资承压,金融条件相对偏紧等因素的约束,后期经济压力依然存在。
二季度宏观经济面需要关注的扰动因素:一是全球货币正常化与流动性收紧预期进一步强化。当前美国失业率降至历史低位,充分就业背景下通胀压力也在持续增加,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冲破1987年以来长期下降趋势线,通胀压力也将加大美联储货币收缩力度。
二是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升温。贸易战对原本并不稳固的全球经济复苏可谓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前景可能更不明朗,全球化进程也可能遭遇更多的波折。在美国实施贸易战的背景下,由于中国政府也将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摩擦如升级,恐怕没有真正的赢家。中国2017年经济保持了强劲韧性,GDP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回暖导致的出口量提升。而贸易战一旦升级,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在所难免,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一触即发。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