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苹果手表背后的中国产业链:未来的穿戴设备龙头前景好
对于芯片制造企业来说,从手机零件转型到手表零件,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成本。据介绍,芯片尺寸要从原来的8毫米×8毫米,缩小到3毫米×3毫米,同时要保持低能耗。每更新一代能耗产品,要花费6个月的时间。
“2013年以后,智能手机行业大洗牌,一些龙头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由于价格降低将产业链利润空间大大缩小,造成技术过剩,一些主要做手机的人员面临无事可做的局面,公司倒闭。”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苹果手表的推出让他觉得,这个市场至少有个不错的起始点,虽然还不算爆发点。和辉电子于是开始为可穿戴设备研发进行投入,如一个新的屏幕模具就要投入3000万人民币。
2014年苹果宣布生产手表,很多中国已有品牌商放慢发布速度,等待研究苹果的技术标准;还未涉及的国内大品牌也纷纷跟进;甚至深圳华强北地区那些山寨商,也有了标准化的模仿对象。
但是,这个项目一直入不敷出。据徐万好介绍,从2012年底开始,北京君正在可穿戴设备产品研发上至少投入了1000万美金的成本——这还仅仅是一个部件的模具开发成本,两年多真正的规模化生产以及人力成本更无法估算。
“这些产品的上游供应商是同一个企业,这些品牌公司的人员规模只有几个人。”该研发人员透露,而上游供给的技术水平很低,“这种上游供应商和品牌公司,追求的只是赚快钱。而可穿戴产品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电池发烫或者爆炸会造成大事故。”
芯片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风险高,盈利上一直吃力的企业就很难长期维持。
高飞的研发团队在两年前接手了一项极富神秘色彩的任务,他们负责研究的一款产品在公司里被定义为“保密级别最高的”,公司给这款产品起了一个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款产品系列的代号,产品生产线是单独的车间,甚至研发办公室也被隔开,团队被要求“禁止在公司内部讨论该产品”。
中国不仅仅是苹果手表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供应链所在地。
高飞和他的团队在苹果手表上花费了一年多的研发精力,虽然与苹果公司在之前的产品研发上有过合作,但手表上的投入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除芯片外,一位智能穿戴设备供应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屏幕技术是改造难度最大的设备之一,对曲度、柔韧性、分辨率要求都较高,消费者的关注度也较高。而目前国内能提供高技术屏幕设备的厂商屈指可数,“合作需求是双向的,厂商和我们交流想法,在研发中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梁晓说。
同时,中国工厂也是苹果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本报记者通过四处寻找,了解到这些企业参与苹果生产链的过程,但是对于产品生产的细节,他们不愿意多透露。在过去一年间,中国的创业团队和国内的供应链也得到了长足的成长,过去很少有厂家可以生产的配件,现在却已经竞争者众。本专题呈现的是这个新兴产业成长的故事,它还在继续成长。
北京时间2014年9月9日凌晨,中国的智能穿戴行业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这个时刻到来。
4月24日,苹果手表正式上市,登陆中国市场。根据媒体报道,咨询服务公司ThinkBigAnalytics数据显示,上市前两周的全球销量将突破300万,包括180万只运动版、120万只标准版和约4万只18K金版AppleWatch。
一位苹果手表零部件供应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苹果将最重要的外观设计定型之后,内部零件一定要按照外观设计需求制作,甚至有的在形状上需要颠覆以往的设计。
据北京君正2015年3月27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亏损1109.94万元。公告称业绩大幅下滑原因之一是由于公司产品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尚未实现大规模销售。
几家竞争对手需要在这些新标准中,一轮轮地完成进阶,直到确定成为苹果的最终供应商。
虽然苹果手表的上游产业链面临巨大压力,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苹果公司替企业支付高额的研发成本。同时,有大量的出货量作为保证。这对于供应商来说至关重要。
在智能穿戴设备供应链条里,涉及多种相关供应商和服务商,包括连接软件和硬件的方案商,芯片、传感器、电池、屏幕、外观金属壳等等零部件研发制造商,组装零部件的平台设计商以及各个环节从事组装工作的代工厂等。
一些之前从事智能手机生产的企业,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也纷纷转型做可穿戴设备,但两者的关键技术存在较大。
“对于厂商来说,一方面追求不要跟苹果手表在技术上差距太大,而未来,也要寻求在外观、使用方式上追求个性化。”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平板、手机领域大洗牌,中小企业先倒掉,大企业存活。未来的穿戴设备最后也会是龙头活得最好,而苹果手表的推出正在加速这样的趋势。
2014年9月9日,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CEO库克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产品:AppleWatch(苹果手表)。而直到正式发布前的一个月,苹果公司还在跟高飞的团队不断测试最好的产品版本,直到定性。
更多 穿戴设备的研究报告
一位就职于一线电子设备精密仪器企业的研发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14年的一次电子协会展销会上,他惊讶地发现,很多智能穿戴品牌参展。而细看下,数家品牌产品零部件事实上来自于同一技术工艺。
在上述产业链条中,只有极少的为苹果提供服务的企业不用承担资金上的风险,因为苹果为他们提供高额的前期研发费用,但他们必须经过严酷的淘汰性竞争。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