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手机市场进入后智能时代 供应链将迎来大洗牌
手机市场进入后智能时代 供应链将迎来大洗牌
2018-04-11 21:01 来源:真像大白 手机 /苹果 /智能手机
原标题:手机市场进入后智能时代 供应链将迎来大洗牌
4月10号早间,A股上市公司蓝思科技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50%,出现断崖式缩水。蓝思科技股价当天应声跌停,公司创始人周群飞的个人身价瞬间蒸发49亿元。
女商人周群飞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励志传奇,早年间她是一个地道的深圳打工妹。她白天打工,晚上去读夜校,疯狂地学习各种技能。一个意外机会她接触到了玻璃后加工,从此开始了人生起飞。2003年7月周群飞在深圳创办蓝思科技,主要为摩托罗拉手机生产视窗防护玻璃,被称为深圳的“玻璃工厂”,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电视。
此后几年,蓝思规模不断扩大,因为产品价格低,从2009年起陆续成为苹果、三星等国际手机大厂的玻璃代工厂。2015年3月顺利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超过200亿元,周群飞当年一跃成为内地女首富。
不过,蓝思科技更多做着来料加工的生意。这种buy&sell的代工模式,成了蓝思的硬伤。首先对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形成营收依赖。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蓝思来自苹果、三星的订单占比超过80%。虽然蓝思还拓展了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大客户,但是直到2014年,对苹果、三星的销售占比仅仅下降到65%,也就意味着命根子被三四家公司捏在手中。第二,由于元件利润微薄,蓝思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政策补贴。2014年蓝思净利润6亿元,而享受的出口退税额高达8亿元。这并不是一种能够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一旦其中一个营收来源被切断,公司将会遭到重创。
其实这次蓝思科技的营收危机,并不只是他们一家的困境。全球电子市场处于需求疲软状态,最主要的就是智能手机。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历史性的第一次下滑。媒体报道,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的计划销量从5000万部下调为3000万部。而截止到3月份,苹果已经把iPhone X的订单数量,累计砍掉了7500万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8100万部,同比跌幅达到了27%,仍然延续着2017年的寒冬态势。
不过,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只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全球处于“后智能手机时代”的红利真空期,也就是前沿技术进入成熟商用阶段的空窗期。今年3月,国产手机巨头陆续推出新机,不管是小米主打AI的MIX 2S,还是OPPO 推出的异形全面屏手机R15,包括即将发布的华为P20,核心卖点都集中在拍照功能优化,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落地也局限在基础阶段。另外5G技术正式商用还在测试当中,还不能真正提上日程。
所以说,当前手机行业的最大特征,是基于用户核心需求的技术创新普遍变慢,也就提振不了用户的换机动力。
还有,手机行业形成“T型格局”,销量高度集中在头部品牌,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新入局的挑战者几乎无法成功,有实力持续全球化竞争的手机厂商只有那么几家,并且手机巨头会变得更加强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手机厂商第二梯队的市场份额共计14%,而2017年只剩下9%。
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2017年全球出货量达到9200万台,同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超越Vivo成为全球第五大机制造商。而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市场份额总计超过60%,有媒体报道称,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超过3000万部,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2亿台,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一家。同时,金立、酷派等传统手机厂商岌岌可危,而HTC、微软等已经逐渐退出市场。
2018年手机品牌集中度会继续增加,巨头增长意味着对手机供应链上游的议价权提高。而全球手机元器件供应商的命脉,未来将可能被五大手机巨头牢牢控制,进而引发供应链的系统性震荡。蓝思科技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危机,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