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黑龙江省农科院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05-13 11:1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男人看了就硬的图片 立花美凉 淘宝的违规行为分哪两种 天线宝宝 983438.com 泷川雅美 男人叉b的动态图片 惊梦残篇 隐隐望青冢 南京晨报电子版 163803

  黑龙江省寒地早粳稻区是世界第一大粳稻区,水稻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约占全国粳稻面积的50%,然而由于生态条件的特殊性,使得稻用区内存在着生育期短难创高产、稻瘟病和低温冷害频发难以稳产、优异种质资源匮乏、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日本品种长时间占主导地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潘国君研究员团队创新出优质高产多抗寒地早粳稻“龙粳31“等品种,并创建完善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难创高产和稳产等问题。该项目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37亿亩,新增销售额1984.21亿元,新境利润193.44亿元,极大推动了寒地早粳稻产业的发展,为提升粳稻私服种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采编:张文妍)

  近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对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人员进行表彰。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娣教授主持的“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和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潘国君研究员主持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省农科院继2004年后,时隔13年再次在同一年度两项科研成果同时问鼎国家科技类最高奖项。

  刘娣教授主持完成的“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一是探索了民猪抗病、抗寒、耐粗饲、高繁殖力和肉质好等特性的遗传机制,在利用De novo测序技术首先获得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及SNP分析基础上,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民猪的起源与进化;二是建立了适合民猪的扩繁技术,研发了民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和精液冷冻、采精技术,获得的首例克隆民猪是国内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猪,打破了克隆猪窝产仔数记录;三是采用三元杂交育成了新品种、新品系,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和主推品种,并筛选出产业、市场欢迎的“巴民”组合;四是研发和集成了养殖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和产业化信息平台。获发明专利23件,知识产权81件,著作7部,学术论文517篇( SCI 95篇、EI6篇),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大北农一等奖1项。培养了近百名博硕士生和博士后。与企业联合创立了“巴民一号”、“雪猪”等六大著名商标品牌,技术支持百余家养殖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民猪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依托该课题,不完全统计项目组支持的15家企业近三年累计出栏商品猪80万头,新增销售额近6亿元。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