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8-05-28 15:4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直播连 翻跟头亲亲 上原麻衣 朝兴 林太太 mc鸽宝 同桌吸了我的奶 雨后小故事3动态图片 内涵吧 赵雅芝红帽过圣诞 selaoda导航 杨浩宇

当前位置:

“互联网+”如何助推民政事业大发展

时间:   来源:

【字体:    】


本报记者 赵晓明

聚焦一:互联网+社会救助

【窗口观察】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村的瞿德乐生活贫困。几年前,东瞿村帮助老人整理资料,经乡、村评议、公示,为其办理了低保。

2017年年初,老人总是心悸、心绞痛,东瞿村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后,建议老人及时入院治疗。庐阳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庐阳区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查询发现,瞿德乐还符合医疗救助、重特大病救助政策。于是,在平台中帮瞿大爷申报了该项救助。2017年,老人总共花去了近6万元的医疗费,通过医保报销之后自付费用仅26772元。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按相关政策为老人发放了医疗救助以及重特大病救助金共计21523元,切实解决了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实践探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借力“互联网+”打造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将全区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局、残联、工会等14个单位52项社会救助资源统筹起来,基本实现了社会救助资源和信息的互通共享。这一平台由困难群众数据库、贫困指数量化排名、“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救助发放、自助查询服务、决策分析、大屏数字监测八大子系统构成。同时,“外延”已与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合肥市“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合肥市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在系统的指引下,申请救助的群众只需输入身份信息和家庭状况,系统就会显示可享受救助服务和已享受救助服务,供办事群众参考,这样就能保重点、不重复、无遗漏地给求助群众提供救助服务。

【专家点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社会救助平台,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以数字化、协同化、透明化、智慧化为特征,以机制创新、技术驱动、多元治理为保障,让社会救助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打造横纵贯通、高效协同、流转通畅的救助服务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救助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精准性。

推动“互联网+社会救助”,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形成部门合力,达到1+1>2的效果。二是要建立数据共享整合机制,确保数据横纵贯通、无缝连接。三是要强化数据治理,“互联网+社会救助”的生命力在于数据,实现 “一数一源”,确保救助服务对象基础数据的权威性、鲜活性、有效性。四是要利用好救助数据,既要为救助服务群众实现高效服务,也应为有关部门提供救助“全景图”,为领导决策起到“驾驶舱”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教授翟云

聚焦二:互联网+社会组织服务

【窗口观察】一年一度的社会组织年检,对各社会组织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秘书长张鑫看来,通过“互联网+”,年检对社会组织而言容易、方便了很多。

“登录深圳民政在线,基金会只需要根据办事指南中列出的一项项要求,准备好相应的理事会会议纪要、财务审计等相关年检材料,并按要求上传。”张鑫说,在网站提交材料之后,一般两周内就可以查询结果,相当方便。

【地方实践】深圳电子政务平台(包含社会组织业务系统),建立了社会组织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库,面向本市其他政府部门、各类组织开展社会组织法人相关信息共享服务,面向公众开展信息公开、信息查询等统一对外服务。线上建立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在线申报、年检等服务。

【专家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社会组织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运作方式与活动范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它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工作基础平台,技术为先。传统上提供的公共服务,可能更多的是凭借社会组织的主观意愿和慈善服务的热情,而“互联网+”,则需要掌握和使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如何制作公众号,如何使用大数据,如何使用电子政务平台,任何一种技术都来不得半点虚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如果不熟悉这些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打折扣。

第二,工作方式的调整。“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范围和时间概念,使社会组织的办公方式发生了变化,24小时提供服务,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时候特别明显。通过工作方式的调整,数据采集更全面,服务对象更精准,效率更高。

第三,互动性增强。在线上,社会组织可以了解公众的内在需求和想法,公众也会快速地向社会组织提出新需求,互动性增强,这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做得好,也增强了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感,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

聚焦三:互联网+社区服务

【窗口观察】“我妈妈身体不好想送医院,不知道吴淞医院有没有老年科。”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新城西区居民龚女士在“社区通”的“左邻右舍”互助板块发出疑问。

吴淞新城居委会社工小张看到后立刻致电吴淞医院询问,得知医院没有专设的老年科,而是根据病情来决定科室。虽然是举手之劳,却为工作繁忙的龚女士提供了较大便利,让其在带母亲看病过程中节约时间。类似的事件在“社区通”上还有很多,“社区通”开辟的“左邻右舍”交互分享空间为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属提供了便利。

【地方实践】2017年2月,上海市宝山区“社区通”开始运行。“社区通”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一站式掌上社区治理云平台,平台推出了党建园地、公告、办事指南、议事厅、社区服务、身边事、互助、邻里社交、闲置物品等功能模块。

目前,“社区通”已覆盖全区446个社区、104个村,33万户家庭、43万名居村民实名加入,4万余名党员在线上亮身份,为社区基层党组织赋能。(下转2版)(上接1版)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