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我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特征解析

2018-06-29 13:2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好看剧情番号封面大全 女巨人booru 篠原友里惠 王海珍梦姑 m1185空难事件 合肥28中 好色的妹妹 carib-081613-408 原田明绘 加藤レイナ

  (2)龙头企业与初创型企业争相发展。

  (3)产业链配套不尽完善,技术发展存在瓶颈。

  此外,在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上,我国仍存在以下几点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在可穿戴设备体积小的前提下,如何突破电池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二是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电磁辐射等健康安全问题;三是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解决方案有待完善; 四是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过去大多应用于手机,需针对特定的可穿戴设备单独设计传感器,摆脱“智能手机附属品”的窘境;五是显示屏幕的创新、突破及成本问题;六是为可穿戴设备设计独立的操作系统。

  (1)移动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我国可穿戴市场的支点。

  与创业企业一致,我国的大型骨干企业也在通过可穿戴设备切入移动健康领域。目前腾讯正在打造微医平台,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控患者的治疗效果。东软推出的熙康腕表具有计步、测速、记录消耗热量等功能,同时与熙康网绑定,用腕表来接收运动计划。此外, 百度和TCL 合作的智能手环、中兴的GrandWatch、华为的Talk Band 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也都具有帮助用户进行健康实时监测和提醒的功能。厂商纷纷涉足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传递出移动医疗产业爆发的信号。

国内外可穿戴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解析

国内外可穿戴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解析

图3 中国可穿戴设备功能分布图

  中国可穿戴行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仍处于概念火热、市场反应冷淡的阶段,存在产业链脱节,未能形成闭环的问题。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上游零组件厂商反响积极,包括芯片设计、小尺寸面板、射频技术、传感器等各厂商,纷纷推出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解决方案。而下游品牌开发商大多是创业型小企业,对方案厂商的依附程度较高,自身缺乏研发与技术支持。因此下游开发商的需求与上游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难以匹配, 导致产业链断裂,从而影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国内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头整合产业链,而新兴的创业企业缺乏相应财力、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来单独构建生态链。

国内外可穿戴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解析

  随着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标准化体制不健全的现状愈加凸显。对于企业来讲,标准的缺失会使得可穿戴设备难以拓展到医疗、养老、儿童跟踪定位等社会热点领域,直接限制了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可穿戴设备需要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安全与质量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其普及的重要因素。对于用户来讲,可穿戴设备本身、电池、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无线连接、电磁兼容、有害物质的使用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认证评估,以最大化减少可能给用户造成的危害。同时,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软件的缺陷等问题都值得考虑, 尤其是植入性的产品,更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需要由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深圳则是国内可穿戴设备企业的最大聚集地,当地涉及“可穿戴”的企业上千家,其中小微型企业约占总数的80%。由于深圳是中国最大的可穿戴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拥有从传感器、柔性原件、终端设备到交互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链,依托这一优势,深圳已初步形成由创客团队、小微企业、上市企业构成的可穿戴设备发展梯队力量。目前,华为、中兴、宇龙酷派等龙头企业在国内率先推出智能手表、健康配件等可穿戴设备,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深圳有望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可穿戴设备产业的爆发地。

  国际上, 去年德国TUV 莱茵率先出台了全球首个智能可穿戴设备认证标准,从安全性、智能性及可穿戴性三个方面考核产品的品质,希望能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优质的产品,并推动可穿戴设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国内,针对行业标准化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可穿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中国可穿戴联盟终于在2015 年3月召开的《中国可穿戴联盟标准》工作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可穿戴行业标准体系。

  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上来看,目前,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已经具备监测、医疗、娱乐、办公、学习、定位等多种功能。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度不断增加,消费者在健康方面的诉求使得医疗健康、运动健身类产品市场份额较大。如图3 所示。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众多的移动医疗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是为医院和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监测的可穿戴健康产品。国内可穿戴设备融资创业公司大多成立在2013 年, 产品集中在手表、手环,应用领域集中在健康、医疗、运动、跟踪定位等。其中,有近一半的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把发展方向定为健康领域。

图1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对可穿戴行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 国家对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视,将进一步促进可穿戴行业的发展。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及出货量预测显示,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或在2015 年逼近100 亿元,出货量将达3260 台。如图1、图2 所示。

  (4)国内可穿戴行业标准迟迟落地。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与此相吻合,诸多可穿戴设备生产企业也分布在此。其中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为北京和深圳,北京集聚了科技人才、媒体平台、消费实力等众多优势。目前,以小米、360 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正积极布局市场,以奥图科技、土曼科技等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寻找市场缝隙,以“新”制胜,北京发展可穿戴设备的热潮迭起。

图2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及预测

  近年来我国可穿戴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了如下特点: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