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早买早享受?现在是买笔记本的最佳时机吗?
考虑到距离新平台量产还有至少半年的时间,与其押宝10nm进度和英特尔的诚意大爆发还不如“早买早享受”,不是吗?
总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看不到太给力的新移动显卡登场,所以不用担心新买的笔记本在GPU性能上太早过时,早买早享受也没错。
就性能而言,AMD锐龙5 2500U在搭配双通道内存时的性能大概等同于英特尔酷睿i5-8250U+940MX独显,而AMD锐龙7 2700U则相当于英特尔酷睿i7-8550U+MX150(低功耗版)独显的组合,在1.5kg以内的14英寸、2kg以内的15.6英寸轻薄本领域的竞争力非常不错。
需要注意的是,AMD针对桌面推出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结合X470芯片组可以带来类似英特尔傲腾内存的StoreMI技术,可以让HDD将SSD和内存的部分容量作为缓存而为整个机械硬盘部分进行加速。希望AMD能尽早将此项技术带到移动领域,进一步缩短与英特尔移动平台之间的性能差距。
可惜,英特尔H系列八代酷睿i5就是4核心8线程,而酷睿i7则是6核心12线程。与这些H系列处理器搭配的肯定也是GTX1050起步的独立显卡,无疑会淡化锐龙集成的Vega 11 GPU核显优势。
实际上,在2018年5月英特尔还真的已经试产了Cannon Lake-U和Cannon Lake-Y,分别对应酷睿i3-8121U和酷睿M3-8114Y,并被联想旗下新品首发。
受10nm工艺几度延期的影响,英特尔未来的产品规划也显得格外混乱。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笔记本领域一直是英特尔一枝独秀,无论是消费者还是OEM厂商都在盯着移动酷睿处理器的更新迭代。然而,2018年的笔记本市场却发生了变故,由于10nm工艺的“难产”,打乱了英特尔新品迭代的节奏,而AMD也借助锐龙移动处理器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在笔记本领域怒怼了一波英特尔。
原因是,英特尔此前还曾表示该公司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还能继续挖掘14nm工艺的潜力……
英特尔卡壳工艺
针对入门级市场,NVIDIA也已经准备了GeForce MX110和MX130来填补MX150之外的市场空白。但正如智趣狗早前的分析(详见《》),MX110和MX130都是28nm Maxwell架构的GM108核心,即920MX和940MX的“马甲”,毫无诚意可言。
按照惯例,英特尔将于2018年底(移动版U/Y)、2019年初(移动版H和桌面版S)发布九代酷睿,它们能否享受到10nm工艺带来的“红利”,以及在核心架构上能否出现质变还有待确认。
AMD前不久还推出了锐龙Pro移动处理器(如锐龙5 Pro 2500U),其性能和已经上市的锐龙移动处理器相似,只是加入了类似英特尔博锐的企业级安全技术,确保商务用户的数据安全。此外,锐龙移动处理器在今年不会升级到“第二代”,所以短期内我们也不用担心这套平台会太早谢幕。
因此,去年上市的移动版八代酷睿Kaby Lake-Refresh(14nm+工艺,15W TDP,如i5-8250U)和4月上市的移动版八代酷睿Coffee Lake-H(14nm++工艺,45W TDP,如i7-8750H)在短期内依旧是英特尔在工艺和规格层面的最强音,不用担心它们会过早落伍。
虽然AMD锐龙移动处理器(U系列)综合性能不俗,但想在短时间扭转消费者的认知还是不太现实的,所以2018年AMD平台笔记本还是相对小众的存在。
在2018年,AMD在笔记本端的重心全部在锐龙移动处理器的耕耘上,而主打的移动独显则仍以Radeon RX500系列为主。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