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科技企业新趋势:回报期变长
岑棓琛:是的。希望以后上市或者成功被收购。在我开始创业年代的时代,基本上科技公司都靠收购合并和上市,白手起家成立一个科技公司很少。我尽量争取上市。
岑棓琛:股东(对技术研发)都很支持,我们不断融资就是为了新产品。三四年前写一个APP出来,可能回款期就是1年。现在盈利周期长了很多,大概三到五年了。很多突然间爆发的公司,其实都是亏损的。譬如小米都未赚钱,但是小米是一家市值很高的公司,因为他们可以卖出很多产品,产品质量有一定的水平。这是一个趋势,科技企业回报期慢慢变长。
岑棓琛:大概占营收的40%左右,就是每收入10元,我们会拿4元来做研发。我们是一家急速发展的公司,要花费比较多经费去超越其他那些很健康的、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只有在技术上超越他们,才可能有比较长远的收入。
杜伟樑:生物科技是非常烧钱的行业。虽然我们不是生物制药这类生产抗癌药的,但是我们本身也是很烧钱的。过去六七年,我们一直在做研发。其中有大学给我们的支持,也有早前公司投资者(包括A、B轮)的支持。
不会拒绝IPO
我是angel投资身份进入到公司,目前已完成了B++轮融资。从2010年到2016年我们主要在做研发,花了多年时间磨剑,才把这个东西市场化。
最烧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3关于上市
才能有长远的收入
香港高科技公司的佼佼者,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野机器人”)和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中银”)是两家成立10年左右的高科技公司。
南都:你们还是在增长的状态?
杜伟樑:研发工作主要是在前期,一部分研发在学校完成了。而公司成立后则研发应用性的东西,这是不同方面的研发成本。当前的研发成本是,我们要开展一个新的类别产品的检测这类,另外是要成立一个全世界的生物毒性的数据库,购买产品以及检测都是很大成本支出。
杜伟樑:南丰集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IP团队,也投资了很多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的公司。南丰集团成为我们的股东,他们加强了IP上的工作,也介绍了一些美国顶尖的IP教授给我们。我们也是在香港市场上数一数二做这类专利的公司。开始的几年,IP的费用占比较多,但我们现在要申请的专利已经差不多了。
杜伟樑:2011年就有这么一个商业计划书,但是当时想做的事情跟现在做的完全不一样。当时在学校写的那些计划书,跟实际市场运作的时候是有区别的。鱼胚胎用于安全毒性检测不是新东西,在药物里用得很多,但是在食品安全应用当中,我们是第一家。当然我们研发的用于安全毒性检测的转基因发光鱼胚胎,是应用了诺贝尔奖创新技术去做的。
陈子翔:自从我们2016年商业化之后,2017年的营收增长是三倍,2018年也是三倍,接下来预计也是三倍。
以前我们也做生产、安装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类别较多,譬如建设铁塔、拖电网等收入都是几十万。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即便赚了这些钱,也是不能持久的。这好似系统集成商一样,有客来做就做,并未有持续的升级。其实做科技的发展,本身是技术上的突破和扩充,以及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做横向的发展。譬如我们在做的红外热成像看山火,这个可以放到无人机当中大范围发现山火,也可以做一些水资源的巡检。现在做初步的测试。另外用多光谱的分析技术,分析出农作物是否有虫害。
南都:科技公司的盈利还是很艰难的过程,你们行业生命周期怎样?
南都记者梁小婵发自香港
近日,视野机器人创办人及首席科学官岑棓琛、水中银董事总经理及首席执行官杜伟樑、水中银创办人及首席商务官陈子翔在香港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就科技公司盈利周期及IPO等诸多热点问题表示了看法。
最烧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如何将烧了的钱赚回来。当然,大量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门槛。这个周期就是别人不容易超越我们,不容易进入这个行业。
陈子翔:这个我们会参考行业标准。董事会对管理层非常信任。我们会做对公司有利的事情。
当我们已经将企业做成这样了,赚钱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标。因为公司在创造价值,消费者和商家愿意为此付费。股东看重的是长远要赚钱,他们对未来越有信心,对当下则越有耐心。投资者已经没有“今天做,明天赚钱”的想法。他们也理解,他们认为我们朝着这个赛道走,正在风口上。公司价值已经在那里了,对他们来说投资回报自然而然会创造出来。
1关于研发
如何在公司未死之前赚钱,这就是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做转型。
南都:作为高科技公司,你们每年的研发资金占比如何?
杜伟樑:是的。我们还一直在增长,增速为300%。
新经济企业有一个盈利的积累期,譬如京东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经营了多年,才慢慢有利润。普华永道亦是看到我们业绩的影响力。
杜伟樑:退出其实有很多路径。我们现在的融资,无论优先股或普通股,随便都可以进行交易,我们公司随时都有大企业想来收购,我们也不一定要IPO。其实我们没有融资压力;融资成本方面,我们做B轮、C轮融资成本也不多。
陈子翔:在前期,我们就专利权支付了很多金额,但是我们执行的是动态的策略。我相信未来是需要生物测试的,而小鱼胚胎则是最好的选择。如何把小鱼胚胎用在快消品安全检测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岑棓琛:有。初创公司不能给很高的薪酬,员工要留下有两个原因,一是做事情有成功感;一是对这家公司有归属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期权。我们有20%的股权会分配给工作时间长的员工和值得奖励的管理层。
视野机器人今年5月获得900万美元的投资,水中银近期则获得普华永道的战略投资。此前南丰集团曾参与投资,南丰行政总裁梁锦松曾在2016年表示,看好“水中银”成为独角兽公司。
为何我们要转型?早期我们科技推出市场时,是自己要去做,因为当时业务量较小,系统集成商不愿意帮忙装。但是企业走上轨道后,这些可以委托给合作伙伴,我们将钱转移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了。
香港生物科技上市市值15亿港元。我们做C轮融资的筹资都比IPO更多,也不会受到一些限制。对我们而言,IPO不是首选,但是我们不会拒绝。总而言之,我门也不是说完全不考虑,也要看缘分。
南都:以后会考虑上市?除了上市外,投资似乎也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退出途径吧?
南都:作为初创公司,你们有设置一些股权激励措施吗?
南都:你们开发这些创新技术,在专利方面如何布局?
2关于盈利
我们在这个领域抢占了最前沿的科技和专利的优势。譬如我们应用诺贝尔奖的技术研发的转基因发光鱼,就用了八年时间稳定了10代,以保证稳定的检测结果。
南都:2012年左右就有一个商业计划书?
技术上超越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