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世界机器人大会傅盛演讲:机器人不是噱头 也不是黑科技

2018-08-20 11:3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洛伊的临别赠言 祁天道 云乐影城 诺森德鹿牙 天河传说天行棋 小胖结婚 法兰琳卡变形记全集 动漫美女受虐 gomk-69 内涵动态图

  8 月 17 日,猎豹移动董事长兼 CEO 傅盛出席2018 世界机器人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演讲中,傅盛提到,人口红利消退,企业很难保证万人一致的高水准服务和低成本运营,这是服务产业升级当前遇到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猎豹移动携旗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自主研发了 AI全链条技术,致力打造真有用机器人,助力中国服务产业升级。『让每个小卖部都能提供五星酒店的服务,让每个乡村都能品尝到金牌大师的咖啡』。

  以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主持人,两年前猎豹移动在全球移动端大概拥有6亿月度活跃用户的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下一个更大的机会?

  任何一家企业都是这个时代孕育、生长出来的。所谓的创新,无非是在社会快速变化的时候,抓住社会领域之间产生的缝隙(机遇),然后把需求发掘出来而已。

  我个人并不认为我们有机会去做所谓的创新,我们更多的是做发现,去发现这个社会需求的变化,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做一些恰当的事情,然后让它自然地生长。

  在国内竞争太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国际化,我们开发了猎豹清理大师,专门来清理手机上的垃圾和病毒。到今天为止,猎豹清理大师已经有几亿的用户。猎豹移动在美国有几千万的用户,所以很早就在硅谷设立了办公室,我自己也在硅谷生活过一段时间。

  大概在4年前,我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领先于美国了,在那里上网购物不可能像北京一样,几个小时就能送达。在应用的研发还有产品服务上,中国是全面领先美国的,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之后不想离开,因为在中国,拿出一个手机就能满街跑,但在很多地方完全做不到,甚至像日本的很多地方还只收现金,每次去我都很头疼。

  一、人工智能带来新的机遇 服务机器人助力中国服务产业升级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实际上是依赖了互联网技术的极大发展。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Snapchat的CEO和软银的前CEO在东京吃饭。软银前CEO年纪比较大,他就说在东京,开车30分钟内可以到任何一个口味的餐馆,生活非常舒服。Snapchat的CEO才20多岁,像一个高中生一样,但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这也许就是日本互联网落后的原因。

  有的时候,一个领域过于发达以后,其实也限制了下一个领域的崛起。

  中国正是由于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了互联网化,所以互联网使得服务业实现了大幅度的升级。

  但是我认为这波升级也到了一个转折点,服务产业也会进入一个瓶颈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个好朋友叫沈鹏(前美团外卖负责人&创始人、水滴互助、水滴筹创始人&CEO),他离开美团后创办了一家叫水滴筹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我说你为什么会去做互联网保险呢?他说,以前在美团指挥上万个外卖小哥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外卖小哥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他们就在群里筹款。后来沈鹏就想,如果创业的话,一定要做一家能够帮助服务人员提高生活待遇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公司。所以,他就萌生了做互联网保险的想法。

  其实今天服务产业增长的瓶颈在哪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看到。

  从社会背景上来看,我们的人口红利在消退。而企业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

  第一,保持万人一致的高水准太难。如果是一家小店,其实很容易实现匠人精神,可以把小店的服务做的很好。但是变成10家店、100家店、1000家店的时候,没有谁能保证服务能够一致地实现高水平,这其中需要 大量的培训和完善的制度。

  第二,保持长时间反复高水准太难。我们的展台上有一个机器人咖啡师,它能够模拟WBC金牌咖啡大师的手形去给你做咖啡。但是在咖啡界,如果一个咖啡师每天做超过30杯的咖啡,他就会疲劳,咖啡的质量就开始变的不稳定,而我们的机器人”豹咖啡”能做到,它可以保证这样的高水准。

  第三,保持越来越好的服务、越来越低的成本太难。每个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我们享受高水准的服务之后,对服务也是越来越挑剔,但是用人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这就是一个企业的难题。

  大概3年前的时候,以色列的一个小团队利用AI技术做了一些功能,我觉得非常诧异。我离开360的时候开始做一款图片软件。后来发现美图也做了图片软件。有一天它推出了一个功能叫大眼睛功能。我们作为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就很懵。我说我们都是把照片做的越来越真实,它怎么做的越来越不真实呢?

  因为当时没有这样的AI技术,它要求用户用鼠标在自己的照片上点一下来放大眼睛。我说这个太low了,为什么不能找到用户的眼睛,系统自己放大?

  然后我们就研究了很多的人脸识别的技术,例如Intel Open CV。我记得那个基础库只有60-70%的概率能找到眼睛,无论如何提高不上去,我们只好放弃了。

  就在两三年前我就发现很多小团队做的产品,能够把人脸识别做的很好。后来我慢慢才知道,这背后有个东西叫AI技术。机器人界有一个词叫perception(感知),实际上AI是让机器第一次有了接近于人的感知能力,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视觉识别。它可以在某一个领域上、某一个应用场景上接近于人,甚至在某些点上超越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契机。因为如果没有AI的话,摄像头记录的所有照片,在计算机里都是简单的0、1的字符串。只有当AI出现的时候,它才可以像我们一样知道这是一张人脸、这是一句话。

  这就使得服务机器人产业有了新的机遇。

  所以,机器人产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其实在AI之前,我们所有讲的机器人绝大部分都是一个机械化的工具,它很难有自主的感知能力,更多地是执行很多程序,很难跟环境发生真实的、自主的交互。

  所以,在AI出现之前,我们谈的机器人多数是工业化的机器人,更多的是自动化的机器,去重复一个被高度定制的机器行为。只有当AI出现之后,我们才有可能使得自动化的机器从工业生产线走出来,奔向我们的生活场景。

  生活场景是一个比工业生产线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机器人才能够在一个半开放的状态下跟人实现互动,用主动的感知为你提供服务。所以,这是一轮非常非常关键的历史契机。

  二、机器人是跨界行业 AI+软件+应用+服务=机器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