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 AI助力金融业
更重要的是,客户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服务特点就是统一化的、标准化的,但客户对这个肯定不满足,希望有私人化、定制化的服务。”但员工有限,靠人海战术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邱健指出,“我们客户中心有超过五千万的客户,每个月各种渠道跟客户交互有超过一亿次。整个零售亿级客户我要多少客户经理才可以服务好?”
上周,信用卡与追一科技开始合作,在服务和运营等维度,构建全方位智能化服务体系。在客户服务上,追一科技的智能以AI企业小i机器人金融知识综合管理平台为依托,陆续面向服务、营销、智能网点、投资、风控等场景实施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实体智能机器人“小e”也出现在上海市分行的“无人银行”正式落地,成为全国首家无人银行,是首个主打刷脸取款、机器人服务、VR体验等科技概念的无人银行。
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商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金融公司要做合规审计,合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比如头部的全国性股份行。他表示,该公司帮助招商银行把反欺诈的规则数量从几千条提升到了25亿条规则。“25亿条规则不是一个人可以实现的数据量,必须由计算机实现。最后的效果来看,我们能够帮助招商银行,把它反欺诈的识别准确率提升数倍。”
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金融主题论坛上,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也提到,过去企业做数字化,要么成立IT部门,要么外包给服务商,而现在通过SaaS(软件即服务)成本只要原先的1/10。汇付天下与多个SaaS服务商合作,让智能收款终端、聚合支付等服务,与线下场景快速融合,得以快速渗透航空、零售、餐饮、教育等各个行业。
近一两年来,监管收紧、行业饱和、获客成本增加,金融科技的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以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较早的移动支付领域为例,由铺规模向技术输出转型成为一些公司的选择。
随着数字金融、普惠金融时代到来,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智能客服、智能机器人之外,银行也与越来越多的AI企业合作,提供反欺诈解决方案。此前,不少银行面临欺诈、信用违约风险的困扰,欺诈问题日益呈现团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
(责任编辑:DF386)
在机器学习平台建设方面,机器学习平台,并将其运用到智能营销、反欺诈等场景中。
金融行业正处在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邱健对第一财经等记者表示,“智能化转型与其说是同业给我们的压力,还不如说是市场和客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随着科技发展,客户消费行为和习惯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已经是常态了,客户更愿意在网上做交互。
“今天服务的形式既不是一个接口,也不是一个终端,也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无缝插入不同SaaS中的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把各种功能插入到各个场景中,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周晔说。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