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互联网如何助中国制造走向“智造”
磁浮,或是又一张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未来三年商业航天计划
2018-09-28 09:32
昨天,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通报了近期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入驻式检查的相关情况。整改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打车难问题,但没有大面积显现,交通运输部将引导各地巡游车企业增加夜间运力投入。
9月26日,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回上海。历时69天,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下称“九北”)顺利结束。“目前,担纲‘九北’航次的‘雪龙’号科考船是我国唯一一艘投入使用的极地科考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6日透露,我国正在建设的空间站舱内、舱外均可支持开展空间应用,而且应用载荷可在轨更换。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
2018-09-28 09:26
2018-09-28 09:25
2018-09-28 09:29
“中国天眼”冲击新目标 亟须技术攻关
航程12000多海里,执行我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雪龙”号9月26日回到母港——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中心码头。与此同时,全球变化和北极变暖引起的北极海洋环流和大气模态异常,让北冰洋酸化雪上加霜。
2018-09-28 09:24
2018-09-28 09:32
2018-09-28 09:31
在武汉9月26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该集团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其下一步商业航天发展计划。多种型号的长征系列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有望用于商业航天发射服务。
加载更多2018-09-27 09:11
2018-09-28 09:27
北冰洋成全球海洋酸化“放大镜”
目前,本市12个行业和领域建立了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制度,提升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服务能力。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同时了解到,北京市在重点民生领域,政企联动,拓展社会化、市场化的守信激励措施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2018-09-28 09:02
自然资源部所属极地中心供图 历时69天,安全航行逾1.25万海里,共计131人,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考察队”)26日返回上海。本航次的考察与国际大型极地考察和研究计划相配合,大气探空、海冰物质平衡和上层海洋剖面等观测数据将与国际计划共享。
历时69天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实现多个“首次”
交通部:网约车平台存九大问题
雪龙船破冰归来
2018-09-28 09:24
上世纪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开展磁浮交通研究,并选择了不同技术路线,取得最突出成就的是德国和日本。据公开报道,2018年,国产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计划2020年研制出工程样车,并完成5公里试验线验证。
2018-09-27 09:11
中国空间站计划实施13次飞行任务
9月26日,在美国纽约,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右三)、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方敏(右二)、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村民裘丽琴(左三)代表浙江省上台领奖。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方敏和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村民裘丽琴代表浙江省领奖,来自浙江多地的村民代表们也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总体而言,该计划侧重变革方法,包括技术和系统开发的方法,希望能实现一系列可扩展到火星的载人和机器人任务。
推荐阅读
2018-09-28 09:32
2018-09-28 09:32
1.4万人次“老赖”不能参与小客车摇号
5G商用在路上
2018-09-28 09:30
5G端到端商用系统、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5G载人驾驶、5G切片视频、5G未来课堂……在26日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2018-09-28 09:32
NASA“三级跳”:空间站、月球、火星
深度学习算法“解密”脑活动
互联网如何助中国制造走向“智造”
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互联网如何助中国制造走向“智造”
随着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说,应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让制造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
记者在26日于北京举办的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上获悉,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将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受控离轨。5年精心研制,2年在轨运行,天宫二号打造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英国《自然》网站27日发表的一项电气工程研究,报告了第一款能在弯曲情况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自供电可穿戴心脏传感器,其可作为各种自供电柔性电子设备的开发模板。此次,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介绍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超柔性轻薄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生物计量信号。
2018-09-27 09:11
在天宫二号圆满完成两年在轨设计寿命之际,9月26日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多位专家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度,以及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具体作用。
天宫二号将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
2018-09-28 09:30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2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可以分析四肢瘫痪患者大脑活动的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已被用于向患者的前臂肌肉传递电刺激,从而恢复瘫痪肢体的功能性运动。
2018-09-28 09:32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