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做了拍照最好的手机之后,华为还可以做什么?
每年年初的拉斯维加斯因为 CES 的缘故,都会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电子厂商,科技媒体记者,以及科技发烧友们。在 2014 年,华为在这里发布 Mate2 手机,虽然规模也很大,但是跟现在华为的发布会比起来,人数和掌声都要稀落不少。
到了今年 9 月的柏林 IFA 上,麒麟 980 的发布会现场座位已经完全不够坐了,去晚了的媒体只能站着看发布会。一叶知秋,两场发布会中间的这四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华为也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如果再对比 Mate2 和 Mate20 系列手机,虽然型号上只差了一位数,但产品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
实话实说,Mate2 这款手机在当时看来,平平无奇,除了电池大续航长,并没有什么旗舰机之风。至于 Mate20 系列,麒麟 980、新徕卡三摄系统、15W 无线快充、保时捷设计等等元素已经成为 Android 阵营具有标杆意义的产品了。
不少人会把国产手机这几年的突飞猛进归结为营销的结果,不过不少如今暗淡下去的国产手机厂商告诉我们只有营销没有产品还是不行,本质上市场的反馈更多还是基于产品的层次。所以在如今华为手机稳居国内第一,世界前三,时而超越苹果成为第二的市场背景下,再来看华为的产品进步,就能理解其中的逻辑了。从 Mate2 时代的平平无奇,到 P9 的徕卡合作,再到 P20 Pro 的拍照巅峰,最后到如今 Mate20 系列的全面旗舰,这其中,华为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没有自研芯片,别自称巨头
三星苹果华为这三家手机厂商的差异点很多,当然成功自然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三家公司都能在手机零部件中最核心技术难度最高的芯片上做到旗舰机型的自给自足,当然,这个共同点只是个表象。
麒麟系列芯片的意义,不仅仅是自己保障自己的芯片供应,不受制于人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芯片作为手机中几乎最为重要的零部件,麒麟手机芯片只供华为这种关系意味着,芯片和手机产品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三星手机和 Exynos 芯片上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苹果的 A 系芯片和 iOS 设备就不一样了。芯片和手机的统一,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这种体验在芯片技术耕耘越久技术越发达,就会越好。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手机接入 AI 功能之后,芯片的 AI 性能就变得至关重要。
不过自研芯片取得成果自然值得骄傲,但是这条道路就像游戏里面的 Hard 模式,想要获得更好的装备,就得经历更多的磨难。更关键的是,自研芯片需要大量时间,大量人力物力的持续性投入,并且回报周期很长,这就意味着在时间、钱和人之外,更需要的是眼界。
就像每年秋季新 iPhone 和新 A 系芯片会一起亮相一样,麒麟芯片在 Mate 系列上首发,也是一种惯例。这就意味着,Mate 产品的节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而无需像其他厂商那样,需要根据供应链状况进行调整。
因此华为现在春季推 P 系列,秋季推 Mate 系列的节奏已经被消费者熟知,以自然年为单位的更新频率,也方便了渠道备货、消费者购机。在华为旗舰级,尤其是 Mate 系列的「可预期」这件事上,麒麟芯片功不可没。
具体到 Mate20 系列上的麒麟 980,这款全球最先发布的 7nm 制程手机芯片,第二款商用出货的 7nm 芯片完成了华为海思从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竞争者,最后到领先一个身位的嬗变。
实际上,芯片的跑分能够反映一部分的问题,但安兔兔和 GeekBench 不能反映全面的问题。比如,基带的网络连接速度、AI 计算性能、ISP 和 NPU 对于手机体验的影响也很大。
比如在 Mate20 Pro 上,华为的主摄用到了高像素大底传感器,这对芯片的性能,尤其是 ISP(图像信号处理)性能需求很高,而一般 ISP 又是集成在 SoC 芯片之中。可以这么说当年的诺基亚 808 和 Lumia 1020 有点儿生不逢时,传感器尺寸上去了,但是芯片性能没跟上。所以对于华为来说,既然 Mate20 Pro 需要强劲的 ISP 性能,那么华为海思就在麒麟 980 的研发上给 ISP 做针对性加强。
反过来,麒麟 980 有强劲的 NPU 用作人工智能计算,这也能帮助到 Mate20 系列的拍照,比如智能场景识别和加强等等。把芯片设计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也意味着,不光针对 CPU 和 GPU 这些基础性能点,还能针对性的对 ISP 和 NPU 进行加强,形成旗舰机型的突出卖点,甚至针对细微的层面进行投入,以构建更多的差异化。我印象深刻的是早在麒麟 950 的时候,华为就在芯片级做了防伪基站的功能。
恰恰,现在能够自给自足核心芯片的三家手机厂商,三星苹果和华为,正好是业界无可动摇的前三名。这前三名,也是能够兼顾高出货量和高溢价的厂商。本质上,高出货量和高溢价都是基于产品和技术能力,而芯片就是最能体现技术能力的地方。
P20 Pro 登顶之后,华为在拍照如何自我超越
相比于偏幕后的麒麟芯片。华为的拍照能力其实更被人熟知,拍照也成了华为的标杆性卖点,这点在 P20 Pro 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样的,华为在拍照研发上的路径已然比较值得玩味的。
首先是在 P9 出现之前,华为是和大家一样,从功能上出发,美颜磨皮,长曝光之类,不算特别高的技术门槛,整体来说华为手机的拍照能力还谈不上遥遥领先,一骑绝尘。
后来在 P9 这款机型上,华为神来一笔和徕卡合作,直接在拍照风格上做文章,这才开始奠定了消费者认知,形成了一定的壁垒。更关键的是,通过和徕卡的合作,帮助华为在国际化和品牌力上做出了突破。当然这些都是前奏。
真正的高潮是三摄手机 P20 Pro 的发布,直接大幅拉高摄影评测机构 DxO 的评分上限,并且至今无人超越。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