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小米,离互联网公司还远着呢!
首先,虽然占比有所降低,但小米集团的主要收入支柱依然是手机。
也就是说,小米集团的营收中,有超过68%(财报显示68.8%)是手机业务贡献的。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小米集团的主要收入支柱依然是手机业务。
前面说过,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508亿元,而智能手机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350亿元。
而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销售成本是396亿元。
财报显示,去年同期,这一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16.7%。
第三,互联网收入虽然增长明显,但在总营收面前依然微不足道。
以上这两个方面,虽然有各自的原因,但互相影响的话,不是好的信息。
2017年同期,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5.4%。
应该说,这个比例要比它今年首份财报中的8.8%有些许进步,也比去年同期的7.5%增加了不少,但依然在总营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根据财报,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11.7%降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6.1%。
其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贡献了小米集团21.26%(财报为21.3%)的营收。
而47亿元,在总营收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为9.25%(财报为9.3%)。
2018年11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它的第三季度财报。
而除去距离互联网公司还很远这个“硬伤”,我认为小米集团还存在这几方面的不足。
根据财报,“得益于中国大陆变现能力增强,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于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5.5%至人民币47亿元。”
作者:姜伯静 财经专栏作家
从这三点看,硬件收入依然占据着小米集团营收的绝大部分,互联网收入依旧不足。而小米集团,还远不是一家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更像是一家硬件公司。
但是,认真分析这份财报,在恭喜小米应收取得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不足。而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米,还是一家硬件公司,距离一家互联网公司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财报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8%,智能电视销售快速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除智能电视业务强劲增长之外,笔记本计算机,小米手环及米家电动滑板车等为代表的生态链产品业务亦保持稳健增长。”
作为上市以后的第二份财报,小米第三季度的业绩还是很不错的。财报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5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1%。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17.3%至人民币29亿元。”
总之,看这份财报,小米集团的业绩很亮眼;但是,必须要承认,小米,依然是一家硬件公司!
而小米集团整体毛利率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15.3%降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12.9%,则得益于其他两大业务毛利率的提升。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89亿元增加53.2%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443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分部销售成本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27亿元增加44.7%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328亿元,
计算比例的话,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08亿元,总营收为508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贡献了小米集团21.26%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不少。
第一,销售成本依然数额较大。
当然,由于小米手机单价的提高(2018年第三季度平均售价为每部人民币1,052.0元,而2017年第三季度为每部人民币930.7元),以及总出货量(2017年9240万部,今年10月底已经过亿)和海外市场销量的增加,会弥补以上的不足。只是,国内市场的前景还不容乐观。
根据财报显示,到2018年10月26日,小米集团2018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超过1亿部。“在智能手机销量及平均售价增长的共同推动下,2018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分部的收入约人民币3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1%。”
第二,手机部门的毛利率在降低。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