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60本“民情笔记”24载小巷情(组图)
事件:郑伟是山东微山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刑11年。经了解,陈叶翠得知郑伟三岁丧母,父亲残疾,家境贫寒。于是,她与郑伟建立了书信联系,鼓励他安心服刑。逢年过节,她还托人给郑伟捎毛衣、毛裤、袜子、鞋垫等生活用品,有时自己也去看他。在陈叶翠的鼓励下,郑伟报考了经济管理函授班。他认真改造,多次立功减刑,提前3年走出了监狱大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心中有居民,居民眼中就有你。
图二:陈叶翠的工作笔记本,整整摆满一桌子。
事件:小社区与国际接轨,在甸柳一居不是新鲜事了。2006年10月3日,陈叶翠聘请了山东大学的高鉴国、济南大学的丛晓峰等5位教授当“社区高参”,其中有一位是高鉴国教授介绍来的山大客座教授、加拿大籍华人黄智雄先生,他曾在香港做过多年的专业社工。有一天,黄先生和几位教授在座谈会后来到甸柳一居,已经是中午了,迎接他们的是30名居民每人从家里做好的拿手菜。黄先生被居民的诚意打动了。后来,受黄先生邀请,陈叶翠还去香港社区观摩学习,回来办了个“小工坊”。人们常说社区是“老大妈水平”,陈叶翠打破了这种成见。
人字一撇一捺,有撇没捺不叫人。
大堂经理:请让我叫您一声“妈妈”
昨天上午,记者在陈叶翠的办公室看到了她保管的一本本“民情笔记”。“谁家有困难了,邻里闹纠纷了,需要搞点什么活动了……”“民情笔记”的每一页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群众的事。每一件事都详细记录了过程、结果。“每晚睡觉前,我都要看看日记,看看还有啥居民反映的事没办。”陈叶翠说。
事件:2002年12月,下岗女工杨国云的丈夫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她一手抚养成人的婆家侄子盯上了她的房子,侄子“偷走”了一直由杨国云赡养的奶奶,一纸诉状把杨国云告上法庭,说她虐待老人,使老人无家可归,要求让老人继承房产。杨国云接到法庭的传票,如五雷轰顶:丈夫没了,再没了这套房子,她和上学的女儿以后靠啥生活?陈叶翠抓着杨国云的手说:“别害怕,咱们这就想办法!”
出狱后,他来济南找到陈叶翠。陈叶翠很是高兴,从家里拿来床铺、被褥,让他在居委会住下,并为他联系工作。现在郑伟是南京一家大宾馆的大堂经理了。陈叶翠告诉记者,她和郑伟经常通信,已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陈阿姨,是您指引我走出了阴暗的角落,重新回到社会大家庭的怀抱。您的恩情我今生难以报答,请允许我真诚地叫您一声,妈妈!”郑伟在一封信中写道。
24年、60本、100余万字……这一串数字背后记录的是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叶翠践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工作足迹。在居委会一干就是24年,任居委会主任9年,陈叶翠把小街小巷当成办公室,走街串巷,谁家有困难,谁家要帮扶,她的60本“民情笔记”详细记录。
民情笔记(2002年12月20日):下岗女工小杨的丈夫心肌梗塞去世了,我心里挺难受。最近听说她一手抚养的侄子又把她给告了,是因为房子的事……
事件:陈叶翠在小区四处搜罗人才。她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办法:各个楼选楼长,还让居民成立了“七大员”、“八大会”。社区居民王英仙,是国家一级体操教练,退休后有外地单位想高薪聘请她,可此时陈叶翠和王英仙“耗”上了,天天找她商议社区活动。王英仙也是个热心人,被陈叶翠一心为社区服务的热情感动了,决定留下来。一个王英仙,带活了一池水。老年体协、社区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都是王英仙策划出来的。有了这些“能人管家”,社区内的各种队伍壮大了。
本报记者 文胜 孙镇镇
民情笔记(2008年2月26日):今天山东大学博导高鉴国发来邮件,说起甸柳一居将参与一个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项目之事。项目眼下正在申请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基金”,今年3月能不能通过初步资格审批,就快见分晓了……党员们都发光发热,社区就有了灵魂。
【陈叶翠笔记节选】
教授进社区:打破“老大妈水平”
下岗女工:您就是我娘家姐姐了
加强社区建设,要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如果有人不屑于社区婆婆妈妈的工作,请不要在意,给他们时间,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他们的看法会改变。
民情笔记(2009年8月15日):社区的事多而杂,我一个人从早到晚也忙不过来。找人,不能让社区的能人“跑”了!小区有那么多能人,得把他们请出来……
图一:陈叶翠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不时响起,不断有居民、工作人员找她处理各种事务。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黄中明 摄
“居民自治,就是居民自己的事儿,得自己说了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今,陈叶翠在社区探索推行了一整套“四议三评两公开”的民主工作法。凡属社区重大问题,都经社区党委会提议,经社区、驻区单位党员代表组成的党员议事会商议,听取由楼长、党员小组长、退休人员管理会会长等组成的社区居民议事会的建议,最后交由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大会决议,同时将社区“两委”工作交由社区党员群众测评,并做到决议、结果“两公开”。
民情笔记(1999年6月30日):我救助一名解教人员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我收到了来自枣庄运河监狱的两封信和240元。寄信人是一名服刑人员,叫郑伟……
对待工作时,宁可让领导和居民说我没能力,也不能让领导和居民说我没尽力。
说话的艺术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才是智慧。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
“生拉硬拽”:不能让社区能人“跑”了
从此,陈叶翠一有空就和她往外跑,想办法。有一次去很远的地方咨询律师,杨国云要掏打车费,被陈叶翠拦住:“你都这么难了,还跟我争啥?”杨国云眼眶一热:“我也没有娘家姐姐,就把你当姐姐吧!”一次输了,两次输了,陈叶翠不放弃。她一遍遍咨询律师、司法部门,帮杨国云给其侄子单位写信,求助妇联,搜集各种证据,又动员20多名居民作证。第三次,终于打赢了!那天从法院回来,杨国云在街上一路飞跑,她一把抱住陈叶翠,两人像小姑娘一样跳了起来。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