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手机越卖越贵,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2018-12-03 11:4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2 4 6 8 10打一成语 20 3打一成语 20/3 2014年lol全明星赛 20除3打一成语 20除以3 20除以3猜成语 20除以3打一成语

阅读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品质升级则是感知明显的另一面。国内手机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断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和品质,这又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用户对品牌印象的形成,明星代言和广告营销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手机使用起来是否卡顿、手机有效的使用寿命、乃至手感、外观、配色等细节,无不是用户感知品质感的渠道,也在潜移默化中侵染着用户的品牌印象。

从“倒闭潮”中存活下来的供应链企业,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升级,由此带来的成本自然要分摊到手机厂商身上,手机屏幕市场就是例证。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的行业调整,手机面板产线历经产能过剩、成本倒挂、价格崩塌、停线关厂、行业缺货、价格上涨、高世代线切入、价格下跌、定制化全面屏兴起、价格回稳、附加值增加、价格上涨等系列风波,直到目前才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

可如果放到手机行业的大环境来看,三星的定价策略并非特立独行,几年前2000元档的国产旗舰,如今已经清一色的提升到3000元以上的价格。CNET给出了这样一份统计数据:2016年至今,三星Galaxy S系列的售价已经飙升15.1%,LG G系列的价格上涨14.7%,华为P系列的定价竟然上涨了33%......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创新升级”。2016年以前,手机发布会上出现最多的话术就是处理器较于上一代提升了多少,然后是围绕性能提升的一些衍生应用,多数手机厂商扮演了“技术搬运工”的农夫山泉,由此节省出来的研发成本可谓相当乐观。引用小米招股书中公布的数据,在营销与研发的开支占比中,2015年分别是2.9%和2.3%,2016年是4.4%和3.1%,“重营销轻研发”的逻辑着实可以降低成本,况且营销对销量还有着更为直接的驱动效果。

智能手机的涨价潮已然是一种普遍现象,Galaxy Note 9的定价逻辑或许只是新一轮涨价潮的开始,曾经标售1999元的旗舰机早已渐行渐远。

新一轮的涨价潮不能全然归罪于产业链,甚至出现了一种比较“极端”的观点:按照CCS Insight 分析师本·伍德的说法,“消费者愿意为手机支付溢价,因为手机可以说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电子产品。”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