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扎根山村的“固沙草”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干部向文川——
扎根山村的“固沙草”
图为向文川与驻村工作组队员一起攀爬10余米高的石壁去检查引流水管。
图为向文川(右)向农户了解山羊养殖中的困难情况。
青藏高原上有一种小草,叫固沙草。论名气,它没有格桑花大;论高贵,它也比不上雪莲花。据说,从荒漠里走来的人看到这片绿,便看到了希望。固沙草看似普遍,但是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在苦寒之地蔚然成景,其散发的精神令人叹服。
军转干部向文川2016年从藏区部队转业到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纪委办公室工作,同时担任广安市苏寨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两年来,他扎根于贫困艰苦的苏寨村,像固沙草一样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咱当兵的人,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苏寨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华蓥山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刚刚成为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有人替向文川捏了一把汗:“这是块难啃的骨头,怕是要吃不少苦。”可向文川却信心满满:“咱当兵的人,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自驻村的那一刻,他就告诉自己:“来了就要好好干。”
“杨婆婆,您家还有哪些人,收入咋样?”
“苏大叔,您家有啥困难?”
刚来村里不久,向文川就和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听到的、看到的,他都详细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没过多久,全村382户群众的情况,他差不多都摸清了。
“吃水难,行路难,就业难……”晚上,回到住处,向文川翻开笔记本,开始梳理收集到的情况。看着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三大难题,他做了决定:“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把饮水问题解决了。”
原来,苏寨村地处采煤区,多年的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村里的水井几乎全部干涸,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村民迫不得已,只能饮用家门口的溪水——这是废弃矿井流出的水,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
但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限于苏寨村的地理环境,饮水问题解决起来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让向文川头疼的是“1、2、3组村民的居住地海拔较高,直接连接自来水管网困难较大,且成本也过于高昂,只能在附近寻找水源。”好几个晚上,他伏案查资料,思考对策。天一亮,又和村里的干部一起踏上寻找水源的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满是荆棘的大山中艰苦跋涉了3天,他终于找到了一处符合条件的山泉水。
接下来,从水质检测、争取项目资金、水管线路走向到项目的实施,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总投资15万元的饮水项目终于完工,干净卫生的山泉水经过5.7公里的主管道流入了每家每户的水缸里,苏寨村从此告别了不通自来水的历史。
饮水问题解决了,向文川又开始张罗起修路的事。“我们村地处山脚低洼处,农产品靠人工根本运不出去。现在路好走了,向书记功不可没。”如今,走在新硬化的水泥路上,苏寨村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1.8公里的通村水泥公路让群众敞开步伐,3公里的便民路让农副产品有了市场,新修的党群活动室也让群众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在向文川的努力下,两年多来,苏寨村的变化有目共睹。而向文川呢?长时间不见,家里人发现他不仅黑了,还瘦了一圈。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分内的事”
“向书记对我们一家人非常关心,每一次来都会问我们还有啥困难。”苏寨村1组的村民苏明乾说,“多亏了向书记的帮助,我们家的日子才好起来。”
今年48岁的苏明乾,2002年在云南省一个砖厂维修搅拌机时,因操作不慎将左手绞断,落下终身残疾,不能再干重活,只能在村里做零工维持生计。而他家唯一的住所——位于山顶的土坯房,不仅破旧漏雨,出行也极其不方便。
向文川了解到苏明乾的情况后,立即向区政府反映情况,并为苏明乾申请到了D级危房改造补助金。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苏明乾终于搬进了位于山脚的新家。
在苏寨村,贫困户还有很多。向文川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须先扶智和志。为此,他定期开办农民夜校、召开院坝会议,宣传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对脱贫的认识,激励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同时,充实农家书屋中的种养业书籍,邀请区上农业专家现场授课,让贫困户学习种养技术、激发内生动力。他还与帮扶干部、贫困户一起制定“一对一”脱贫计划,引导发展持续增收产业。
“向书记是个干实事的好书记,按照他的脱贫计划,我如期脱了贫。”谈起自己的脱贫经历,3组的贫困户杨志芬对向文川赞不绝口。她说,自己60多岁了,一个人独自生活,不能外出务工,又无任何技术,幸亏向书记指导她在林下养上了“跑山鸡”,还教她一些养殖、防疫知识,并联系好销路,让她每年都有稳定收入。
“向书记帮我家申请了扶持资金,指导我养起了60多只鸽子和30多只鸡,每年光鸽子蛋就有三千多元收入。”3组贫困户苏怀平也对向文川竖起大拇指。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分内的事。”驻村以来,向文川为了贫困群众的增收东奔西走,目前已经累计帮助苏寨村贫困群众实施C、D级危房改造18户、“五改三建”12户,帮助办理贫困户低保5户13人、小额信贷24户共104.7万元、教育救助20人,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10人。
“只有党员干部作风好了,才能带出好的社风民风”
“到村后,你既要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也不要忘了自己纪检干部的身份。”向文川临行前,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祝松林曾这样嘱咐。
“C级危房改造的标准是8500元/户,为什么6组唐家春的卡上显示得到的是5900元?”
“根据政策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户、贫困残疾人才符合政策,怎么2组苏理盛他家在2016年初实施了C级危房改造,符合政策吗?”
“2017年冬令春荒补贴现金100元/户,共发放29户,但现在5组卢智平、张长寿等8户群众反映没有领到钱是怎么回事?”
今年6月,在前锋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入户核查工作中,向文川对每一个他觉得有问题的细节都不放过。“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涉及本村群众的利益诉求的,向文川总是仔细过问、协调解决、严格要求。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向文川眼中,“只有党员干部作风好了,才能带出好的社风民风”。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