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四象模型(工具产品设计及体验模型)
图九:四象模型
这便是应用于生产力工具的设计及体验衡量的四象模型。
其次,如何定义工具产品,尤其是注重能效的to B类生产力工具产品?
四象模型(工具产品设计及体验模型) | How it comes?
2018-12-12 19:48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开发 /设计 /视频
本文由 @ TThinki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Google的GSM模型目标(Goal)→信号(Signal)→指标(Metric)是交互设计师比较熟知的数据模型,通过确立目标从而判断目标对应的信号,继而拆解为可量化的信号指标,完成目标到指标的转化。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文档、笔记、视频、特效软件等生产其他的内容资料的生产力软件。因此,生产力工具通常出现在工作场景之中,服务于专业人员,有固有的使用流程,最终产出符合用户期望的输出物。
从上图可以看出,影响生产力结果最重要的要素是“人”与“工具”,人来操作工具达成期望的目标,得到生产结果,工具则反向引导人,提供如何实现生产结果的方法与流程。
反观这4个被拆解出的体验目标与生产力的关系,虽然没有推导出严谨的函数公式,但它们之前的关联关系已经非常清晰:适用性、效率、稳定性这三者与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学习成本与生产力为负相关。
图四:生产力工具2大要素
(2)心智,指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心智会影响用户如何认知周遭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心智取决于对应角色的认知情况、记忆、主动获取教育与被动教育的渠道和方法、以及基于角色的竞品使用习惯等。
【1】维基百科“生产力”词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4%BA%A7%E5%8A%9B
小结
解读生产力工具4个核心维度
“工具原指工作时所使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在工具所代表的手段背后,其核心是帮助人们提升达到目标的生产力。因此,除了工具本身及使用工具所需要达到的生产力目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使用工具的人,那么,对于工具类产品最重要的是“人”与“工具”两大要素以及“人”、“工具”、“生产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家装行业有一套固有的设计和实施流程,影响着行业中所有从业人员的基础认知和心智模型。
于“人”而言,即工具产品的用户,包含不同的用户角色以及角色拥有不同的心智、行为模式;就“工具”而言,横向的“功能”与纵向的“性能”则是最核心的内容,功能达成用户的场景目标,性能则帮助功能稳定、高效的实现。
借鉴GSM的思维方式进行拆解映射,四象模型便可由“高适用”、“易学性”、“高效率”、“强稳定”四个通用的工具产品体验目标,拆解为更为聚焦的“体验原则”,以及后续更为详细的“体验细则”,再通过体验细则划分的具象信号来使用适当的指标数据进行体验衡量。
四象模型的理论支撑及推导过程就介绍到这里,关于如何使用四象模型应用在实践的产品设计中,可以辅助设计在哪些产品阶段达成怎样的目的,请关注“四象模型第二篇——How to use it”。
(1)角色,即使用工具的目标用户,依照用户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异分类为不同角色,详细拆解下来还会包括角色列表、角色属性、以及角色的行为。以酷家乐装修设计软件为例,该设计工具的使用角色有专业型家装设计师、销售型家装设计师、硬装设计师、绘图师、门店导购、普通业主等等。就建筑信息化设计软件而论,该设计工具的使用角色有专业型家装设计师、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
图十一:生产力工具4个体验目标
那么,目标再如何转化成可指导、检验设计的原则呢?
首先,生产力二要素论认为生产力由人和生产工具构成,人通过生产工具产生新的劳动资料。作为设计师,生产力工具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Sketch、Axure、C4D等设计工具,设计师通过设计工具生产出新的界面、模型、原型等资料。
那么,对于目标是提升生产力的设计工具来说,最重要的四个维度则呼之欲出——“角色”、“心智”、“功能”、“性能”。
阅读 ()
匹配生产力工具4个体验目标——四象模型
(3)功能,便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或提供的服务;包括功能列表、功能的使用场景、使用频度、功能的重要等级等。例如,酷家乐装修工具向用户提供了户型绘制、模型添加、渲染等功能,来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完成高质量的方案。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