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当70后家长遇上00后孩子, 困扰90%家长的13个问题一文说清!

2019-01-14 11:5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梦幻模拟战2转职表 梦幻模拟战3 靡不有初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谜语答案 谜语大会

当70后家长遇上00后孩子, 困扰90%家长的13个问题一文说清!

2019-01-13 11:25 来源:高中物理老师 历史 /补课 /985

原标题:当70后家长遇上00后孩子, 困扰90%家长的13个问题一文说清!

文 | 郭山

来源 | 隐蔽的历史(ID:ayguoshan)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一篇讲话稿,来自于一名既是家长也是老师的70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阶段考试落下帷幕。

几家欢喜几家愁。

传说中的家长会接踵而至。

当70后家长遭遇00后孩子,

我,一个70后的老师,

同时也是00后孩子的家长,

一个浸淫应试体制数十年的考试综合征资深患者,

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同仇敌忾。

我在家长会上对同龄人说了些啥呢?

为啥孩子上了高中,考试成绩变差?

其一、初中学法在高中失灵。

高中功课难度、深度、广度远远超过初中,高考难度远大于中考;高中试题考查高级思维(分析、运用、建模、比较),初中试题考查初级思维(记忆,计算、表达)。

学生进入高中后,一方面考试分数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会出现“勤奋失灵”、“刷题失灵”“记忆失灵”“方法失灵”现象,高中生需要重建学习模型和学习策略。

对策:落实老师要求,调整学习模型。

其二、应试竞争在初中加剧的负面效应。

由于初三备考竞争愈演愈烈(当下中考的竞争烈度已高于高考,初三学生的备考压力大于高三),学生进入高中,会形成阶段性、报复性的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模糊现象。这种对过度学习的反弹因人而异,或长或短,有的学生会放松几个月,有的学生放松甚至长达一年。

对策:准确定位,规划学习目标,重建学习动力。

其三、重点高中的学霸密度高于初中。

一条小池塘的大鱼游进大海,会发现自己只是条微不足道的虾米。参照系变了,不能再套用过去的分数和排名对照新的参照系。此学霸对彼学霸,谁是真学霸?

对策:转换心态,不看名次看分数,不看分数看进步,不比别人比自己,不比过去比未来。

孩子能否考入985/211/一本院校?

让数据说话吧:2017年河南考生86.58万人,985录取率1.14%,9870人;211以上录取率4.15%,35931人。2018一本以上累计录取率11.80%,91979人;二本以上累计上线率43.24%,337026人。什么意思呢?大约90个人有一个能升入985高校;24个人有一个能升入211大学;10个人有一个能考入一本高校。对于文科来说,这个比例更低。

2018年全省文科一本共录取16365人,理科一本录取74956人,理科一本录取人数和比率显著高于文科。文科大约全省前1000-1500名录取985概率较高;全省前5000名升入211高校概率较大。而文科全省有30多万人参加高考,大概200--300个考生才有一个能升入985高校。河南考生考取985高校,难于上青天。

那考985需要考多少分呢?往年理科600分左右,文科580分左右,就可以走个不错的985高校,2018年试题偏易,分数线暴涨。600分才能走个郑大。

从统计样本看,更有参加价值的是学校划的月考一本线、985线。

学生进入高二,真正的高考应试刚刚开始,以现在的分数和名次比照高考,不但急功近利,而且极不科学。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成绩,小步慢走,循序渐进,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坦然面对,欣然拼搏。

为啥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其一、00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讨厌学习并不奇怪。

试想,哪一代人也没有写过如此多的作业、熬过如此多的夜、报过如此多的补习班。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补习侵占了闲暇。背着沉重的书包,戴着厚重的眼镜,迈着蹒跚的步伐,上学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放假的时间比放风还短,你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

对策:短期无解,只能让学生理解,不能强迫学生热爱。

其二、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

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标志。学习的过程交织着痛苦和快乐。痛苦是指学习可能招致失败,痛苦缘于失败引发的无力感;快乐是指学习能提升能力,快乐缘于能力提升的掌控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是连续的失败,就会养成本能的“习得性失败无能恐惧症”,长期的失败引发持续性的无能感,持续的无能感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何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排名体系中得到的都是负面反馈,而且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

对策:放低期望值,交替运用鼓励和激励两种反馈手段,给予正向反馈,寻找一切机会从学习中获取宝贵的正向鼓励机制。

其三、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好奇心下降是个普遍现象。

与其强调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学习意志。不必过分夸大兴趣的力量,永远不要低估意志、勤奋、习惯的力量。实际上,不少兴趣难以持久,很多坚持常有奇效。

对策: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好;千帆阅尽,初心不改。

为啥父母优秀,孩子表现却不如人意

很常见,很普遍。不奇怪,不意外。

事业成功,智商超群的父母,常常为不思进取的孩子焦虑痛苦;事业平平,能力一般的父母,却能养育出笑傲江湖的英才。

其一、做事业和做父母是两件事。

事业得心应手,工作游刃有余,不见得能做、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的与其说是知识和智力,不如说是爱心与情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优秀程度未必正相关,但常常与家庭的情绪氛围正相关。

主持人刘仪伟参加某个综艺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照料婴儿,他照料的极为专业,远远超过几位女性嘉宾,其他嘉宾问:你做的如此好,是不是有专门的技巧?刘仪伟回答:照料孩子不需要技巧,需要爱。

其二、事业成功的家长常常更忙、更强势。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